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有两条商业新闻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一条是可口可乐以2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中国的汇源果汁,另一条是娃哈哈与达能旷日持久的商标之争近期暂时告一段落,娃哈哈商标终裁归娃哈哈集团所有。  相似文献   

2.
黄小湲 《经济论坛》2007,(19):89-91
2007年4月初,随着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新浪网上一声"希望大家保护中国民族品牌!"的奋臂高呼,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一事浮出水面.在分析整个事件后,不难发现达能在合作之初就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控制"娃哈哈"品牌.近年来,外资并购了许多国内知名品牌、商标,并利用控股地位,使这些民族品牌日渐萎缩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3.
娃哈哈公司和达能公司的合作,曾长期被外界视为中欧商业合作的典范。作为进入中国的跨国资本,达能在13年间,以不到1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分回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红利;娃哈哈在达能加入后,也成为中国本土市场价值最高的饮料品牌。曾经被称为“模范伙伴”的达能和娃哈哈,最终对簿公堂,上演了一场被商界称为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最大的“中欧国际官司”。虽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和平分手,但留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启示和思考却是值得长久回味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资讯     
《时代经贸》2008,(1):137-138
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董事长请辞;大中正式归属国美体系;盈科中心慈善活动在京举行;北大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基地落户烟台;  相似文献   

5.
经哲 《经贸实践》2010,(1):17-18
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历经变化,几度起伏:市场疲软、三角债困扰、亚洲金融风暴、三聚氰胺事件,但是娃哈哈却几乎不受这些因素的困扰。2008年以来,全国普遍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娃哈哈却逆势增长,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1-7月,娃哈哈营业收入达244亿元,同比增长20.31%,实现利润56亿元,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07,(9):23-23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力 《经贸实践》2007,(7):41-41
2007年6月4日,达能在美国起诉宗庆后妻女。两天之后,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向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公司董事会提出辞呈。仅仅24小时后,达能集团便发表声明,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行业的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下称“中铁联集”),计划在全国投资120亿元建设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铺开全国铁路集装箱物流大网。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某国有企业与某外资企业合资成立了融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化名)。身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融创的发展突飞猛进,去年销售额达3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著名品牌延伸失败的思考洪波夏静几年前,娃哈哈口服液以“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单一而有力的诉求,迅速成为国内名牌。之后,娃哈哈集团相继推出进军儿童市场的娃哈哈感冒药、进军成人市场的娃哈哈绿豆沙及娃哈哈营养八宝粥、进军老人市场的娃哈哈冰糖燕窝,甚至一...  相似文献   

11.
继美国UPS在华曲线独资后,日前,风传已久的外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在华独资一事成真。这家外资快递巨头花费4亿美元现金,不仅在华试点合资公司的独资化,更借机收购原合资对象的国内快递资产,从而为布局国内快递业务铺路。  相似文献   

12.
走向国际市场的“华安”安秉跃,冯云国1987年,中德合资华安肉类有限公司在大厂建成投产,成为全国第一家现代化牛羊屠宰加工企业。九年来该公司大胆创新,使其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成倍增长。固定资本由建厂初期的1700万元增加到1.1亿元;商标、信誉、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3月1日,法国达能公司在一个例行的信息发布活动中向传媒透露:已与中国乐百氏集团正式签订协议,共同投资组建“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3月3日,乐百氏总裁何伯权在集团公司召开的月度例会上向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公布了这一消息。消息传出后,尽管广东地方传媒纷纷关注此事件的进展,但乐百氏公司始终采取低调姿态,仅在当地一家中等报纸刊发了有关报导。事实上,早在年前。乐百氏意欲谋求合资的传闻已在业内不胫而走,只是整个寻求合作对象、合资谈判、签署协议的过程都是在一种秘而不喜的状态下进行。然而,尽管乐百氏和达能均不…  相似文献   

14.
景善慈 《经济论坛》1997,(20):31-32
“神威”商标回归记□景善慈今年8月,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全面启用了花45万元买回的“神威”商标。与国内其他有商标纠纷的企业一样,神威公司成立后,注册“神威”时也遇到了麻烦:商标已被人注册。神威公司卧薪尝胆4年,羽翼渐丰,准备大发展时,商标与...  相似文献   

15.
《经济》2006,(6):46-46
日前,国内一媒体刊发了一篇标题为“TNT年内与安吉天地分道扬镳”的报道,指出TNT将与全球物流合资公司分道扬镳,其中包括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香港服装名牌“G2000”典雅时尚,在内地销售得到不少白领的喜爱。但日前“G2000”商标却被告侵权,拥有“2000”商标的杭州个体户赵某向相关公司索赔2000万元。杭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某胜诉,判决认定香港纵横二千有限公司(下简称纵横公司)生产、销售的袜、围巾、领带和皮带上使用“G2000”商标标识构成对“2000”注册商标的侵权,并判出2000万元的巨额赔偿。  相似文献   

17.
事件回放:2007年4月,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  相似文献   

18.
余少波 《广东经济》2013,(12):68-71
广东合资铁路公司概况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到2012年末,广东铁路总里程达3045公里,预计到2015年将达4436公里。目前,广东省境内铁路全部是合资性质,运营合资公司主要包括广深股份、三茂股份、广梅汕、粤海、广珠城际、甲南等,建设期合资公司主要包括珠三角城际、广深港客专、厦深、赣韶、茂湛等。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悄然启程,成为浙江省率先进军西部的大型企代之一,也是投资最多、最成功的企业。这个年销售45亿元的中国饮料食品行业头号巨子至今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设立12个生产基地,总投资8亿元,累计创产值22.77亿元,实现利税到2亿元,安置就业7000人,被经济界和理论界赞誉为我国中西部开发的成功典范。从四川唯一连片贫困山区厂“元币、二峡库区重庆涪陵,到革命老区湖北红安,日前,记者循着以“娃哈哈”为代表的业浙工面进企*的足迹,探寻它们的创业之路。开发西部,不是一时热潮,而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娃哈哈…  相似文献   

20.
对沈阳三洋空调合资模式的探讨康锦江,张吉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截止1994年底,在国内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0万家,累计批准外资投资项目共22万个,实际引进外资1000亿美元。大批外资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对于改变我国单一公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