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控的专项资金。自1994粮食年度中央决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以来,粮食风险基金在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粮食风险基金在改革中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资金来源渠道窄,  相似文献   

2.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自1994粮食年度中央决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以来,粮食风险基金在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据我们的调查,目前粮食风险基金在改革中也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资金来源渠道窄,拨补范围广,粮食库存难核实,基金拨付难到位,监督管理弱,使用效益低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导致了财政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削弱了对粮食市场的顺利进行。如何进一步改革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有效克服这些矛盾和问题,真正管好用活粮食风险基金,是当前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简要地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全国实施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最近,国务院同意并印发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内贸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储备局6部委局提出的《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意见》。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贴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食销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维护...  相似文献   

4.
在国发[1994]31号《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意见》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贴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食销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这是我国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建立的第一个专项宏观调控基金。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主要有:用于国家储备粮油、国家专项储备粮食的利息、费用支出和在特殊情况下需动用中央储备粮调节粮食市场价格时所需的开支,用于地方政府为平抑粮食市场价格吞吐粮食发生的利息…  相似文献   

5.
风险基金     
风险基金风险基金是政府为平抑重要商品市场价格,亏损时进行专项补贴,维护其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目前已经建立的有粮食风险基金,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是为了用经济手段稳定粮食市场,防止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保护生产者和...  相似文献   

6.
李健 《齐鲁粮食》2002,(10):28-29
1998年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为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提出了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的具体办法。一、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共同筹措,按国务院规定统筹使用。二、粮食风险基金专项用于地方储备粮油的利息、费用补贴和粮食企业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粮食风险基金是我国探索和建立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的产物。其职能是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转乃至整个粮食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自1994年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共同建立该基金以来,其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粮食的生产、购销、保障粮食市场有效供给和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2001年以来,为贯彻执行全国粮食工作会议提出的“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宏观调控”的粮改工作方针,各级政府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对该基金的筹措、管理方式方法做了相应的改进。去年广西在对粮食风险基金包…  相似文献   

8.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基金,它主要通过利益分配,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目标。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风险基金直补”改革,通过实施由间接补贴转向对粮食种植进行财政直接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1994年,国务院在全国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几年的实践证明,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对于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粮食风险基金在改革中也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资金来源渠道窄,拨补范围广,粮食库存难核实,基金拨付难到位,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金融是信贷手段与财政手段的结合。政策金融作用的发挥,必须是在财政政策的支撑上。粮食风险基金,既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又是农发行政策性收购资金正常运行的政策基础。一、粮食风险基金的建立及其政策调整变化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形成于1994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充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同时,也起到  相似文献   

11.
粮食风险基金是国家实施粮食经济调控设立的专项资金。其用途是平抑粮食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维护正常流通秩序。1999年财政部对粮食风险基金实行地方包干,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目前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政策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有效克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风险基金补贴管理现状湖北省从1999年开始,省财政对各市、州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实行总额包干,各地对所属县(市)是否包干,由各地自行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市、州又…  相似文献   

12.
粮食风险基金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粮食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设立的专项资金,它主要是通过利益再分配方式,支持保护价收购制度和粮食储备制度的有效运作与落实,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目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行,绝大多数地方的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已经取消,但确保粮食安全仍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国有粮食企业的“三老”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粮食风险基金。试以湖南娄底市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改革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粮食市场网络,在促进生产、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粮食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全国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加快培育与发展粮食市场体系,以保证粮食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培育的市场机制(一)以粮食风险基金为依托建立价格调节机制。目前,我国存在的多种粮食价格,制约了市场的正常发育。应以中央、地方粮食风险基金为依托,加快价格体制改革,培育国…  相似文献   

14.
蒋萍 《齐鲁粮食》2003,(9):12-13
1994年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入世后WTO规则的基本要求,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彻底改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政企合一”性质,建立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控制为辅的粮食购销体制,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已成为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粮食经济的专项基金,是确保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调整农民利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自这项基金制度建立以来,对粮食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这项制度的完善和如何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值得各级政府及粮食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国家加快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浙江等7个粮食主销区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也将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对于支持粮食购销企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实现扭亏增盈、减轻财政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甘肃张满仓撰文谈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粮食管理运行新体制,必须从政治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对待:一、要重视粮食生产俏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粮食市场的有效供给,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二、尽快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三、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运行机制和信息监测体系。所谓完善的粮食市场运行机制,必须是统一、开放、公开、公证、有序的粮食市场管理体制。所谓健全的市场监测体系,必须是上下配套,形成网络,信息互通,反应灵敏,为生产经营和决策部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体系。四、走集…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批转《粮食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的通知说,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是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5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绩效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主要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的执行情况,探讨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调控政策目标的两重性加大了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难度;粮价上涨的预期也隐含着较高的市场风险,高额的国内外价格差使我国承受着巨大的进口压力。因此,需要构建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和取向和纵深化发展,特别是对五个主销区省(市)实行粮食市场全部开放,国家储备粮建立垂直管理体系,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到地方等政策出台后,农发行信贷资金将产生一定的风险,如何通过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政策 和办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规避和化解资金风险,是当前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