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商》2016,(8)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是指对于涉及的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组织的调解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正式生效以后,为防止当事人不履行,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法律效力的制度。该制度是将诉讼与非诉讼完美结合的重要内容,完善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当事人有效运用多种途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2.
刘艳平 《北方经贸》2014,(10):180-181
在国际视域下,面对频发的金融消费纠纷,重塑纠纷解决路径迫在眉睫。针对我国金融立法及司法领域中消费者权利救济制度缺位的现状,强化纠纷解决路径的多样性,在非诉讼路径方面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实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丁莉针 《商》2013,(24):235-235
法院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但是关于法院调解的强制性,理论界一直是持批评的态度。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法院调解所构成的要素,深入地去了解法院调解强制性的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法院调解强制性客观存在的合理性与解决民事审判的契合性。因为法院调解强制性办法对解决纠纷往往能产生卓越的效果,所以法院调解才会区别于一般调解。但非理性的强制因素并不是法院调解制度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吕武 《商业研究》2012,(9):206-211
行政诉讼调解虽然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禁止,但却在实践中大量隐性存在,应当予以正视。本文以涉农纠纷解决机制为视角,探讨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正当性及对行政诉讼调解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形成正确认识,为完善我国涉农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选择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调解是化解纠纷的重要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我国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司法、行政、民间调解的调解体系,然而并未构建起体系化的调解机制,尤其是对诉讼外的纠纷调解制度重视不够。诉讼外纠纷调解制度由于其高效率、低成本、消除纠纷的独立性、彻底性等特点,在整个调解制度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试将从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入手分四个层次对其加以构建与规制。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将调解制度明确列为复议纠纷解决的方式之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也将调解机制引入税务行政复议,要求各级复议机关增强调解意识,将调解贯穿于行政复议的全过程,充分运用和解、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这对丰富税务行政复议救济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7.
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具有成本低廉、纠纷解决彻底、便于人际关系的恢复等优点。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制度衔接,实现调解机制的功能互补,将有利于缓解诉讼压力,拓宽公民解决纠纷的渠道,回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自贸区金融业的扩大开放使得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倾斜保护的需要更为紧迫.但是,现阶段我国在立法上尚未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尚未建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专门制度.在金融纠纷解决方面,有必要借鉴英国、新加坡和香港这些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调解制度,以建设上海自贸区为契机,构建起对金融消费者提供倾斜保护的强制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羽 《现代商业》2007,(27):286-287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制度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有效途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合同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就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问题而达成的调解协议。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合同是具有一般民事合同性质的和解合同,对其效力的确认应当以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晶 《商》2013,(19):261-261
作为“解决环境纠纷替代性方法”,ADR解决环境纠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现行制度下环境纠纷ADR制度来对完善我国环境纠纷处理机制提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羽 《现代商业》2007,(33):286-287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制度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有效途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合同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就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问题而达成的调解协议.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合同是具有一般民事合同性质的和解合同,对其效力的确认应当以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在解决纠纷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法院审判的有机补充。但改革开放以来,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这一制度困境的方法,以期对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调解作为一种可替代的贸易纠纷解决方式,在化解各类矛盾中越来越为人们看好。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是通过调解解决商事纠纷的专业机构,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负责中心业务的中国贸促会法律部部长杨华中。  相似文献   

14.
孙力 《现代商业》2011,(32):260
实践中调解机制在解决群体性纠纷受到众多追捧,可是产生的社会效果却并非如预期一般,这是由群体性纠纷的多元性属性决定。本文试从两个制度的关系着手,探寻其中司法调解在解决群体性纠纷的尴尬内因,进而发现司法调解在扩张效力上的矛盾,最终得出应审慎适用司法调解解决群体性纠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涂圣杰  诸朝臻 《现代商业》2011,(21):285-288
民事诉讼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其作为我国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由来已久,在解决纠纷、平息矛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调解,可以使诉讼更加人性化,降低当事人的对抗性,促进双方的相互谅解,有利于社会和谐。随着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最高人民法院也强调提出应进一步发挥民事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民事诉讼调解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前民事诉讼调解是适应社会现实要求,应对司法困境的理性选择,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下存在"以判压调"、"以拖压调"、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与当事人处分权相冲突、调解的事后救济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进行完善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解方式解决保险纠纷有利于化解矛盾,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目前,我国各地已陆续建立起保险纠纷解决机制,调解机制分为行业协会主导调解机构,调解与诉讼对接,保险纠纷解决的"大联动",保险公司自设调解机构四种模式。从实际效果来看,现有的保险纠纷调解机制都存在着调解机制定位不明、缺乏规范性、公正性、约束性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制定全国通行调解程序,理清保险纠纷解决机制的层次,完善调解员的选用机制,确保调解的公正性,通过公开不良记录增强调解结果的约束力,加快完善和改进保险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保险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2015,(9)
行政调解作为我国调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行政调解存在着有效规制机制、执行力的力度不够、调解低效、调解权滥用等缺陷,导致行政调解的制度功能和社会价值都未能有效的实现。对于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学界进行了关于完善行政调解制度的相关讨论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泽文 《商》2015,(3):214
协助调解是我国法院现在正在大力推进的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的机制,实行协助调解是我国法院在新时期对依靠群众解决纠纷的调解传统的回归。协助调解在性质上仍是法院调解,协助调解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协助人,以此来促成纠纷的有效解决,并顺利达成共识。实践中,行政机关常常协助法院参与调解,这样做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加以解决,本文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9.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土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R具有弥补诉讼缺陷、协调国家法和民间情理的关系、实现解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法治的可持续发展等功能.重庆市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认识、组织定位、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必须强调调解的中立性、正确确立其组织的法律地位,把握好调解与判决的关系,扩大调解在化解劳务纠纷、农村土地纠纷等方面的适用,才能使调解在创建"平安重庆"、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曾柳 《商》2014,(33):222-22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相互之间的摩擦也会增加,导致利益冲突也会比以往更加频繁,为了解决利益纠纷,缓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完善有关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但是诉讼具有成本高、程序复杂的缺点,所以调解起到了弥补诉讼缺陷的作用,本文章简要的讲述了调解的性质、程序以及我国的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