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本文通过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扩散效应,运用旅游中心性指标和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从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入手探讨渤海通道对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通道建设将显著提升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将极大地改善烟台市旅游经济南北联系不足的现状,使旅游空间结构由目前的"一一二"演变为"三二四"为主体的网络体系结构,从而推动烟台市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流空间为视角,以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为基础数据,借助Arc GIS分析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空间结构和节点等级体系。结果表明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形成了"钻石型"→"跳跃型"→"T型"→"直线型"→"三角形"→"网格型"的趋势,由几个中心点发起,然后以这些中心点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然后蔓延所有区域。入境旅游流的强度在空间上形成了"一带一点"格局,以郑汴洛旅游带为核心,外围形成南阳1个极核。旅游流强度的分布呈现出右偏态状态,以平均数的众数为中心,大多数旅游流在距离该中心的远距离外围区域呈集聚状态,而且河南省入境旅游流联系强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等级性,同时层次和等级的节点呈现出大致均匀分布的状况,且每个层次和等级城市数目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以桂林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的问题。运用最临近指数R、通达度指数、平均径路长等分析技术,对桂林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空间网结构的通达性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桂林市内各景区点之间的空间联系较弱,加强和加快构建桂林市旅游区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性、通达性水平,是桂林市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商》2015,(19)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本文以张家界为例深入分析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战略,探讨张家界旅游发展历程中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和特征,建立在以"点-轴"理论和旅游地屏蔽理论的基础上,确定张家界旅游重点发展区位和延展方向,建构了张家界旅游空间发展形态,以促进张家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航空运输网络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构建完善的航空运输网络,对于增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民航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体现航空运输网络的复杂性和机场引力强度的客观属性,引入复杂网络分析对网络特征进行评价,并对网络中的机场层级进行划分,通过改进引力模型对机场引力强度进行测算,结果更加客观地体现出机场的引力强度和辐射能力。以云南省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机场运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应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网络核心,构建“四轴八辐”的航空运输网络。基于研究结论,应建设轴心与轴心干线运输通道,加强环线运输网络建设;建设轴心与辐点支线运输通道,提升轴心机场运输能力;建设核心运输圈,重点推进临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2016,(5)
结合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体系,分析其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要素;同时结合江西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江西省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结构,文章以22个城市相关数据,构建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百度指数,从经济流和信息流角度对空间网络结构以及演变过程进行测度与分析,进一步借助QAP回归方法检验并比较两种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经济流空间结构从“摆锤型”向“钻石型”发展,城市层级表现出双核心和多个副中心特点,节点城市逐渐增多,形成核心—节点—副中心的层级结构。(2)信息流空间结构以成都和重庆连线为支撑形成“伞型”结构,层级划分表现出单核心(成都)和一个副中心(重庆)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金华市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金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综合地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金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的总体构想.本研究旨在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试图在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上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分形理论与位序—规模法则为基础,探求毕节市区域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和规模分形特征。通过分析得到毕节市旅游中心地规模的发展趋势由以前的低位均衡进入到分化扩散的阶段,最终将达到稳定的均衡阶段。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共生、共赢"的竞合关系对于区域旅游尤为重要,从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来说,明确区域旅游层级增长极网络是提高区域旅游吸引力,实现旅游个体或旅游组织经济效益提高和规膜扩大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以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开发模式为前提,提出了三级模式的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构想,并由鄱阳湖经济区的国家级景区的收入及收入增长率的特点总结出了"133阵形"层级增长极网络,以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商场现代化》2010,(10):96-96
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完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优化工作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逐渐被提上日程。辽宁省旅游空间结构存在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微弱、同质节点屏蔽现象普遍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构建及优化辽宁省三大旅游圈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经济发展先导区,是全省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民航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2014年航站楼二期工程和国际快件中心正式投用,口岸实现扩大开放,为未来航空主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发挥立体交通体系对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加快建设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为中心的区域集疏运体系,支撑先进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经济是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而其中城市的发展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辽宁省的旅游中心城市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联系度和隶属度分析,旨在发挥中心旅游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双核联动",最终形成辽宁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尚雪梅 《商业时代》2012,(21):138-139
京津冀旅游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区域旅游规划中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旅游流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旅游流强度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为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于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大连市国家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复合研究,结果发现其系统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呈二元化趋势,各景区间旅游吸引力不平衡;系统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陆瑞玲 《中国商论》2023,(17):68-7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积极将区域旅游经济融入“双循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是区域城市群的重大规划,还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三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地区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区域总体经济实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速提高圈内整体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三大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结构网络的变化情况,并通过AQP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区位交通、城市社会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占比和城市旅游A级景区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旅游地网络市场成熟度不同,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各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组合。基于此,可借鉴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旅游地电子商务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空白模式、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扩散模式五种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模式的特征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旅游空间组织中的点、线、面、网等区位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组合状态,在功能上的理想状态为空间一体化网络系统。区域旅游时空战略宜从空间梯度和时间雏度两方面入手,从空间结构、发展时序等角度构建一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目标。从近期、中期到远期,从增长极战略、等级扩散战略、圈层战略到空间一体化战略,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呈现出单极、等级、层级到多极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区域旅游时空战略显现出时序渐进的空间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尹成丽 《北方经贸》2022,(4):152-157
本文以黄河中游的2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探究沿黄城市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其中,主要对黄河中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区位交通角度、旅游资源禀赋角度、产业结构角度深入剖析了黄河中游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且最终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游憩商业区是城市游憩业发展的重要吸引物,同时也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湖北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武汉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由单核到双核,并向点轴发展的演变特征,以期为城市游憩地空间结构研究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