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银行业来说,当前是一个比较混乱而且艰难的时期.美围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激发了人们探寻如何避免类似危机,以及如何让金融机构快速恢复放贷的兴趣.对金融机构米说,发展的关键在于在买卖抵押或类似金融工具时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面对的风险.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法是通过技术来深入了解整个企业或资产组合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金融机构相继倒闭,如何从整体上、全面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是当前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压力测试是一种可以考察极端事件或极端情景对金融机构的冲击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借鉴国外已有的关于成熟的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特点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建立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和压力测试。  相似文献   

3.
罗红英 《新疆金融》2007,(11):13-15
近期,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警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市场环境,可以发现新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具类似风险特征。因此,探讨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认真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有效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本轮危机爆发以来,有关金融监管问题上论战就没有停息过。在危机初期,人们纷纷声讨金融机构缺乏监管,让虚拟经济风险集中爆发;而今,银行家们却集体发出了“让我们获得更好监管,但不是更多监管”的声音。归结危机的成因,金融监管究竟是管得太少还是管得不对?不同立场的官商争辩互不相让,在前不久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这种争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无论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如何,围绕金融监管的严肃思考,对于刚刚走出“重症监护室”的世界经济来说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年至2000年,130多个国家,几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3/4,暴露出金融业的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还有所有转轨国家都受到了影响,1997年以来,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业危机更是以惊人的频率、规模出现,基金组织的很多成员国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经历了重大的金融业困扰,危机影响到全球的每一地区,影响到了处于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也不能例如,长期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金融机构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加剧了风险,而且使风险显性化,从而使我国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部分澡小企金融机构成为有问题机构甚至危机机构,如何对这些有问题机构进行处理,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已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体系的冲击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充分显现。对于我国而言,类似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在开放式基金领域。一旦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基金的大面积赎回可能导致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引发“基金赎回—股价下跌—赎回放大-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因此应做好应对准备,以维护股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美国次级房贷的风险开始暴露出来,并引起全球股市和金融机构激烈震荡。这场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一是我国住房按揭市场存在与美国相类似的潜在风险不容勿视;二是国内银行业只要采取措施,主动应对,就能够对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陷入危机的大型金融机构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进一步显现。通过对危机进行反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概念。本文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带来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对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改革建议进行了评述,并对加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金融机构的产生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很大,对其危机的处理需要严格的法律框架支持。本文在介绍国外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方式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现状,对如何改善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法律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登宪 《济南金融》2005,(10):26-27
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各金融机构发生的大案、要案,多与违规操作或操作不规范有关。本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剖析,对如何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各金融机构发生的大案、要案,多与违规操作或操作不规范有关.本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剖析,对如何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是指为从事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专门的保险机构,存款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而当金融机构面临支付危机或经营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救助性流动性支持,或者代替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给予补偿的制度。其目的是为金融体系建造一道安全“堤坝”,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而对其它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并由此造成挤兑,引发银行恐慌和会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金融业反洗钱业务形势的主要变化高级管理层重视程度下降。洗钱对金融机构来说仍然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和成本事项,不成熟的反洗钱体系能给金融机构产生重大风险。但是,面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市场危机与动荡,高级管理人员对反洗钱的兴趣下降,对反洗钱的注意力明显被其它优先事项转移。虽然反洗钱合规成本不断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却已将反洗钱成功排除出高级管理层的重要议程。根据毕马威国际的调研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45家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分别使用12种非对称和4种对称Copula模型拟合“系统—机构”二元相依结构,对比基于最优非对称和最优对称Copula-广义Co Va R的估计精度,并从宏观金融和微观机构层面分析影响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时变非对称尾部相依是“系统—机构”相依关系的普遍特征;我国金融业各子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排序基本为“银行>保险>证券>多元金融”;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性较弱,下尾相依性是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关键因素;在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对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稳定和改善宏观金融环境是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5.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案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违法风险是无孔不入的,即便是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也不能避免,在复杂的金融交易、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建立有效的针对违法风险的防范机制是必须的。对金融机构而言,声誉就是生命,声誉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破坏性往往是巨大的,如何维护交易主体信用、遏制声誉风险,乃是市场监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内控机制的存在及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离岸金融机构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跨国银行监管当局有必要督促金融机构依据法律与国际惯例,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巴塞尔协议是跨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国际惯例,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必须考虑依据巴塞尔协议,综合本国国情,建立自己的跨国风险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算式来概括次贷危机的话,应该是“次贷危机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次贷危机是多种风险相互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和错综复杂,导致各类风险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关系也更加明显。这为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个难题,同时也给予银行业一个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巨大,达到了151万亿美元,有2万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参与交易。衍生产品业务,对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已拥有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大多数中资金融机构来说,则是近几年来刚开拓的一项新业务。为此,了解、熟悉衍生产品的作用与负面影响,尽可能防范和降低其风险,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对金融系统信息安全的关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满足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安全性需求已成为金融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系统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探讨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认识信贷资产风险杨世源郭明奇信贷资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贷款收不回来,带来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目前人们把信贷资产风险往往界定为金融机构帐面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帐(统称为不良资产)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对金融机构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工作成效的考核...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在向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蔓延,造成全球金融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如何妥善处理好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不断增强对经济、金融规律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统筹风险、成本、收益的长期平衡,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