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会计估计的制度规定和意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会计估计定义是: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我国目前的会计估计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可比性,但应注意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王丽 《财会研究(甘肃)》2005,(9):30-31
《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四项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保留了原来的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制度的稳健性和谨慎性,使得企业利润真实,消除了潜亏因素的存在,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下面就如何确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做一浅析,并对目前如何做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任云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0-21
新存货准则颁布后,与旧存货准则相比较,存货跌价准备在期末计价、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以及核算的有关会计科目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差异。本文就这些差异作了分析、梳理,对存货跌价准备在新准则条件下核算方法的利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的颁布实施,对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新的规定,就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核算了分析,以期对同仁开展会计实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新旧存货准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存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对于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规范存货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即旧准则)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的实施对规范企业存货的核算、保证存货信息的真实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利用存货跌价准备操纵利润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存货的核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强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符合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 (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要求公司 (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还是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都要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听到这个消息,有人担心上市公司由于计提准备,业绩要受到影响,亏损公司数量和金额会大幅增大。但截止 4月 29日沪深上市年报显示,上… 相似文献
8.
近期,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日益严重,尤其是目前许多企业要进行年报的披露,而“资产减值准备”就成为了一些企业进行会计利润调节的重要“杠杆”。因此,笔者拟就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一、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所发生的进货费用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 相似文献
14.
刘恩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28
一、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存货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适应于当期的期末存货的成本比当前市价较低,从而造成了企业将面临存货的损失,将相应的损失部分应从企业资产中扣掉,计人企业的当期损失。否则将出现企业资产的虚拟计算。存货的可变现的净值与成本的差额进行存货跌价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四项计提”是指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计提”是基于稳健性原则提出的,稳健性原则作为国际会计惯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已被各.各国广泛接受和运用,根据稳健性原则,资产计价在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基础上,定期按“成本与市价熟低”原理预以调整,即当资产成本低于市价),不作账务处理,仍以历史成本计价,当资产成本高于市价时,则应定期计提跌价(减值,坏账)准备,调整资产(投资)期末价值,以准确反映这些资产的变现值,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四项计提”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我国原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明确规定会计要素资产必须“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对会计要素资产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建的资产都以历史成本人账,而人账的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会因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如其中一部分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就不能再确认为资产,必须从原资产中转出作为损失。所以,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可能发生损失的企业资产提出了全面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以确保资产的可靠性。由于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主要有八项,它们的属性、特点等因素各不相同,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也不相同,容易造成混淆,如计提的方法运用不当容易造成错计现象的发生,因此正确把握这些方法是提高企业资产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八项减值准备的运用及比较展开分析,并提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