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眼下正是饮料销售的旺季。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饮料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达到9成以上,但有3种饮料被判不合格。饮料分软饮料和酒精饮料两大类,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是软饮料中排位第二和第三的两大饮料品种。碳酸饮料在我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目前,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而果汁饮料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软饮料,尤其是近几年,成为软饮料中增长最快的一类饮料。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软饮料行检验的主要项目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卫生指标和反映产品特性的二氧化碳等重要…  相似文献   

2.
饮料分软饮料和酒精饮料两大类,酸饮料和果汁饮料是软饮料中排位第和第三的两大饮料品种。据测算,2002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全国年总产量分为500万吨和200万吨,所以说,碳酸料和果汁饮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软饮料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饮料质量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夏季,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对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涉及广东、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四川、辽宁、山西、河北、浙江、吉林、福建、河南、湖北、海南、重庆、陕西、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品抽样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软饮料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经历过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中国软饮料(非酒精饮料)业,目前正进人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4.
杨艳 《质量跟踪》2003,14(9):11-12
果汁饮料作为软饮料中排位第三的饮料品种,在我国每年有着200万吨的庞大消费市场,但是,在超市中逛逛,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果汁产品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而各种各样的宣传又让你无所适从。也许你不知道,你手里的这杯声称富含水果成分的饮料中,纯果汁的含量其实只有10%;甚至根本没有;也许这些看上去颜色鲜艳、口味甜美的果汁中添加了危害你身体健康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2009年前2个月,饮料企业各子行业冷暖不一。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1—2月,我国软饮料产量890.88万吨,同比增长8.40%;其中2009年2月单月产量达到464.04万吨,同比增长21.80%,占2009年前2个月总产量的52.09%。此外,饮料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2009年2月份同比增长了18.5%。在子行业中,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产量相对上年同期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果汁饮料成为继汽水饮料、奶饮料以后又一崛起的饮料。在狼烟四起的果汁饮料市场上,每个企业都如履薄冰,想方设法顺应市场的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果蔬汁饮料时代的北京龙头企业——汇源集团,却在党支部书记朱新礼的领导下镇定自若地有序发展着。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     
英国软饮料行业利用新技术提高利润英国软饮料公司的市场总监Andrew Marsden透露,功能性饮料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能给饮料生产商带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茶和果汁饮料在中国的猛速发展是因为人们对健康和时尚的追求,那么国内外各大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则是饮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悉,我国功能性饮料的人均消费每年仅0.5公斤,而全世界的人均消费量为7公斤,市场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齐渊博 《企业文化》2009,(11):33-35
小企业如何做品牌 百事可乐一直是可口可乐的晚辈,早期的“两乐之战”就曾经采取了价格竞争的形式。上世纪30年代时,百事可乐饮料便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美分就能买到10美分的饮料,从而拉开了美国软饮料工业中首场价格争夺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在中国面世,被称为是继碳酸饮料、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功能饮料之后的“第六代黄金饮品”的果醋饮料,经过十年发展,却仍然是在边缘生存的小品类,以至被业内称为“过气行业”、“叫好不叫座”。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果汁饮料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兴起。据统计,2000年全国果汁饮料总产量为97万吨,排在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后位居第四。2002年,中国果汁饮料的产量达210万吨,比2001年增长45%。进入2003年,果汁饮料增长速度更有望超过50%,跻身饮料行业第一的位置。 据了解,碳酸饮料和瓶装水的年增长幅度多年来在饮料生产行业中为最大。但现在它们的地位已  相似文献   

12.
《巴蜀质量跟踪》2000,(5):22-23
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前者包括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等酒品,后者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纯水饮料和茶饮料等。我们在此选择了几种主要饮料的特色和流行趋势,以利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饮料。  相似文献   

13.
<正>从90年代初碳酸饮料大行其道到矿泉水与纯净水之间的相互厮杀,再到茶饮料市场的如火如荼,饮料行业的战争从未停止过。2001年统一鲜橙多果汁饮料的出现,是饮料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统一率先将低浓度的调味果汁饮料装入极富时尚感的PET包装,将专业果汁向果汁饮料的概念过渡,一时间激起了果汁饮料市场的浪潮,世界各大饮料巨头也注意到了果汁饮料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纷至沓来。让我们来看两个数据:2001年3月统一发布鲜橙多,狂销10亿,当年第四季度就夺走了汇源老大的位置,2002年市场占有率达到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标准化》2010,(11):31-31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警告说,过量饮用软饮料将加速衰老过程。研究发现,让很多软饮料拥有浓烈味道的磷酸盐能够加速衰老。除了饮料外,这种物质也被添加到加工过的肉类、蛋糕以及面包中。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磷酸盐可导致皮肤和肌肉萎缩,同时破坏心脏和肾脏。  相似文献   

15.
果汁饮料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成为了饮料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16.
运动形饮料作为继汽水、可乐、乳酸饮料、果汁饮料之后的第五代饮料。它具有前四代饮料所不具备的特殊功用,能供给人体对热能、水分和无机盐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功能饮料就是指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使其在解渴的同时具有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根据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规定,功能型饮料即带有保健作用的饮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10,(10):12-12
当今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中国饮料市场,更像是一个战场。近几年来,经过激烈的市场洗礼.中国的饮料市场已由当年的“汽水”一枝独秀,发展为由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等百花齐放的态势。数据显示,仅2009年一年,中国的饮料总产量就超过了7700万吨,年增28%  相似文献   

19.
食品饮料行业是“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将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软饮料制造业是食品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子行业之一,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软饮料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06年9月,软饮料产量3269万吨,比2004年增长22.31%。实现总产值(现价)1026.08亿元,销售收1113.6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32%、27.26%。软饮料行业保持产销两旺,累计产销率水平达到99.359%。“十一五”规划的初步实施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推动我国饮料行业稳步健康…  相似文献   

20.
采用5种仪器分别对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4种果汁饮料中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且果汁饮料总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