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该指标体现了各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是衡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但该指标仅是相对水平,反映三次产业产值之间此消彼涨的对比关系,局限性在于对第三产业处于落后状况,同时工业更不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因工业比重低就有可能第三产业占较高的比重(如河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甘肃)。因此该指标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经济中主要有如下一些结构性矛盾: 一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矛盾。产出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近一半的劳动力停留在农业领域。 二是城乡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80年代以“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未能充分  相似文献   

3.
新型工业化下我国产业演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产 业演进就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过程 ,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数量上提高了经济规模和总量 ,在质量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素质。工业化实质上是产业演进的过程 ,既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演进的过程 ,也是工业内部结构演进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产业的演进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表明 ,尽管产业演进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演进过程也因时因地有所不同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共同的发展一般趋势。(一 )克拉克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 :第一次产业将减少 ,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人们总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 ,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 ,而第二、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 ,反之亦然。(二 )库兹...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走低,劳动者报酬占企业利润的比重缺乏约束机制,是初次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个人所得税法、社会保障制度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能有效促进再分配公平,捐赠税收优惠激励机制也未能根本促进第三次分配公平。因此,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需要创新财税法制:初次分配中促进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公平参与分配,再分配中促进税收、社保和转移支付的公平调节,第三次分配中促进个人、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捐赠。  相似文献   

5.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最关键、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过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占劳动生产率的比重下降;劳动者之间的收入悬殊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提高“两个比重”要研究和处理好4个方面的问题: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不动摇;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工资立法;节省行政开支。  相似文献   

6.
一、2009年中国前500强企业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一)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第二产业表现出明显规模优势,第三产业在一些指标份额上超过第二产业。2009年中国前500强企业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中,第一产业仅有1家,营业收入、利润、资产分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将发生从第一产业移动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的变化趋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陕西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动的趋势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基本上相符合.要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关键是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引发第三产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其他行业比重调整的降碳作用有待更充分的激发。指出:我国应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促进以技术创新与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各区域要力求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助,共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讥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主要矛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从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我们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者代表团访问日本,考察新产业革命对日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影响。目的在于借鉴外国经验,考虑我国为迎接世界新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考察受到日本朋友的热情接待。在十八天的时间里,先后到了东京、京都、大板、福冈等地,访问了25个单位,会见各界人士130多人.时间虽短,而得益非浅。(一)新产业革命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影响新产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次产业比重上升。日本同西方国家一样,研究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分类作为依据。这三次产业各包括哪些具体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其它有关材料,对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作一初步分析。一、现状及特点(一) 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增长速度较快。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我省退休年龄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2,387,368人,占全省总人口(25,291,450人)的9.44%;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962,778人,占总人口的7.76%,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均居长三角16城市第三;到2015年的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者持续低工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经历了工业化的起飞阶段,经济持续高增长了30年,但近十几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93年的55.6%下降到2007年的39.74%.压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资本优先积累,长期维持劳动力低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式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几乎完全开放的农产品贸易将农产品价格压制在较低水平,以及对农业的投入和保护不足,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增长,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长期的劳动力低成本使得低素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发展,抑制了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降低了对知识型和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阻碍了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步伐,也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形成全社会低工资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提取上市公司的人工智能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替代复杂劳动,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出与传统信息技术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就业反极化效应,显著提升了中技能劳动者就业比重,降低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比重,并且在信息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三次产业水资源消耗比重与产值结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构建三次产业用水比重与产业比重之间的长、短期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用水比重与产值比重间存在着稳定的长、短期线性关系;第三产业用水比重与产值间仅存在稳定的短期线性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水资源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和增效剂,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平均达6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平均达50%左右,低收入国家的这两个比重一般也达到35%左右。我国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3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而我省1994国内生产总值达405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8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三次产业比为16.6:53.9:29.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但比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不仅远低于第二产业,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邻省近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山东、安徽、吉林、浙江等沿海省份1994年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分别为19.9%、18.5%、18.4%、17.8%、  相似文献   

17.
胡伟  张玉杰 《当代财经》2015,(2):97-10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96-2012年我国工业与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演变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996-2012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三次产业重心点迁移方向与幅度迥异;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稳步增长阶段,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各省(市/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度调整,非农产业的比重普遍得到提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提升较为明显;由区域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省而异,且各省(市/区)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前,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2002年为26.48%)不仅远未达到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即产值占GDP45%以上)的要求,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更落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增速由15.2%下降到2003的6.7%,产业发展疲软乏力。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的各行业结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零售、餐饮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6%,与美国、日本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而金融、房地产占服务业比重为23.1%,与美、日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社会服务业比重为10.9%,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印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包括:改革过程中公有制经济占比持续减少,资本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供大于求,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的低工资政策因素等。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包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扭转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趋势;重视采用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量;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工资水平;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一、“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的融资需求总量与结构预测1995~200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随GDP增长,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回归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3.2×10-5)以及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远景目标进行预测,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73%,总额达到10244.73亿元。按照1995~2002年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