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分析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特点,利用平衡计分卡,在财务、顾客、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以及资源与环境五个维度上选取了20个指标作为林产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林产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多年来林产工业累计实现产值43.5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为补充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木材产量调减引发的经济降幅,发展林产工业成为重中之重。通过抢抓机遇,加速调整,推进体制与科技、市场营销策略、资源环保、人才机制、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等6个方面的创新,林产工业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成为林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其他国有林区一样,也陷入了“两危”的困扰之中。“两危”的出现,绝非偶然,是林区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困难,林区的一些企业在发展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践表明,发展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是林区摆脱“两危”,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1.规模生产是林区发展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的根本林区的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过去只注重单一的“大木头”生产,因而使得林区各企业拼资源,结果是资源越…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区区域性林产工业的区域范围研究及政策建议田明华,翟中齐林产工业是现代化林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发达的林产工业就没有林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林产工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过小、效率效益低下、各地区布局重复、结...  相似文献   

5.
进人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森工林产工业连续多年出现全行业经营性亏损,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长期困扰着企业和各级管理机关。为扭转这一局面,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一于各项改革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没有应有的活力,自然也就难以摆脱困境,更谈不上振兴和发展。1.森工林产工业企业的现状(1)效益低下,亏损严重。黑龙江省森工系统中由总局和管局直属的明家大中型林产工业企业全部亏损;40个林业局所属的小型企业盈利的也不多。全行业年亏损近2亿元。(2)拖欠巨…  相似文献   

6.
加快福建林产工业结构调整 ,跟上世界林产工业发展的潮流 ,是福建省今后林产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加快林产工业体系的技术创新 ,通过林产工业高技术的产业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实行林产工业行业管理,冲破地区、部门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把技术、经济和原材料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纵横交错地组织起来,形成林产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整体,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福建省建瓯县为例,就实行林产工业行业管理,谈点肤浅看法。一、存在的问题1.盲目发展,重复建厂。据统计,建瓯县1984年经营木材的单位57家,至1985年猛  相似文献   

8.
基于SCP范式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的现状。林业产业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两危"的威胁和"天保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市场化的进程,并成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的重要瓶颈问题。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面对可采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木材产量较大幅度调减、下岗人员增多等新形势 ,怎样才能使森工企业的二次创业立于不败之地 ,逐步走上强企富民之路 ?我们认为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是最根本性的措施之一。1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的重要意义(1)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根本保证。多年来 ,森工企业一直是以生产木材、卖原木为主财源的。随着木材产量的较大幅度下调 ,“独木”已很难支撑森工企业的经济局面了。主要原因就是可采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出现了严重的森林可采资源危机。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 ,按1999年25万m3的产量 ,再采3…  相似文献   

10.
一、意义 1.是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需要   粮食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一是生产经营量不大 ,几乎没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基础设施落后 ,粮库 (店 )陈旧老化 ;二是相互封闭 ,自成体系。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延伸 ,资源流动受阻 ,重复引进屡禁不止。缺乏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 ;三是地方区域间甚至县域内 ,重复建设严重。这些问题只有全面实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2.是适应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需要   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越来…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的林业局,既有木材生产又有营林生产、多种经营、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和林产工业及多种经营项目,且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森工系统2000年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完成较好。营林生产和资源保护成果显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林业产值中低速增长,林区经济呈现全面发展势头。经济运行中存在森工企业债务沉重,林产工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资金短缺,职工生活水平偏低,林区仍面临巨大就业压力。提出进一步调整思维方式、确立支柱产业和加大改革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商品林经营是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短缺、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严重影响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 ,直接危及林产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 ;商品林经营有利于调动林农耕山育林的积极性 ,迅速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为林产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证 ,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必须加快发展 ;文章还就如何发展商品林 ,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江西省林业产业基础良好,但是整体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初期阶段,制造业和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提出了振兴江西林业产业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变革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观,树立竞争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确定林产工业优先发展思路,大力调整林产工业结构,创新所有制结构,实施林产工业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粮办工业走联合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粮办工业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黑龙江省粮办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内地省份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效益与结构效益不明显,自我服务、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产品经济特征突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粮办工业走联合发展的方式提出以下几种思路:一、系统内工业企业间多种形式的联合1.县城系统内低层次的初步联合。县域粮办工业企业间的联合可为优势互补型,即以一个骨干厂为核心,联合若干小厂组建县级粮办工业企业总公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西在加快在林资源培育和管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到1993年底全区有林L企业442家,林业L业总产值近41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0%。初步形成了以木材加L、林产化L、木浆这纸和林产品加工四大支柱林产工业体系,为在林资源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u随着林产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涉及到供应问题。对比,区林业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林产工业专用原料林基地的宏伟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五大原料基地的建设工作:即第一期先在北海、柳州、桂林、梧州、南宁等地营造103hm’的林产工业原料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展现在中国林产工业面前的是世界性的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竞争。阐述了构建林产工业跨国公司,借助世界森林资源和市场推动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复建设是指相同的产业、产品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区域进行超过社会需求的一种投资行为。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有竞争就必然会有重复,重复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重复建设都是不合理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而进行投资所形成的重复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属于合理的重复建设。不合理重复建设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阶段内,某种产业、产品已经形成和即将形成的生产能力之和远远超出市场需求,而此时经济主体违背布局原则和比较利益原则继续扩大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玉梓 《林业经济问题》2002,22(6):341-343,347
绿色管理是林产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论述了林产工业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内容 ,并就如何促进林产工业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机制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展现在中国林产工业面前的是世界性的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竞争。阐述了构建林产工业跨国公司,借助世界森林资源和市场推动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