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证书做为一种证据,经常出现在人民法院的诉讼过程中。公证书的特殊诉讼证据作用源于其基本属性,在诉讼中能较好地发挥法律约束力,与审判过程具有密切联系。重视和发挥好公证书的特殊证据作用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确保案件审判质量,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化,具有坚实的理论、实践、法律和政策基础。但是,当前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也存在一些问题:认识、制度等层面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规定存在缺陷,有必要通过修改两院组织法和诉讼法,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完善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模拟审判教学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审判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状态和教学运行秩序。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实务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践行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法学教育新理念;正确定位,科学建构模拟审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设技能演练平台,定期举办“模拟审判演示”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模拟审判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相似文献   

5.
李凤军  刘勇 《特区经济》2007,221(6):237-239
我国行政诉讼法已经颁布实施十六年,但其实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均不好,究其原因,有民众的法律和权利意识问题,也有法院的审判和执行问题,而法院的审判难和执行难是行政诉讼法实施效果不好的最关键的问题,有必要对现今的行政审判体制加以改革,而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建立我国行政审判的巡回法院制度。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多年来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审判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克服孤立办案、就案办案倾向,注重审判工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充分发挥审判工作的辐射作用,强化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赵尊科 《魅力中国》2014,(11):311-311
民事审判是对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进行分析、调处和判定,它的最佳效果在于使受损者得到金钱赔偿或心理安慰,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得以修复,使公正、高效、权威、平等、和谐等法律精神得以弘扬,最终实现案结事了。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法律效果强调审判要合法,社会效果强调审判要合情、合理。法律效果可以通过法律条文来检验,是具体的、明确的;社会效果的检验标准是情与理,是抽象的、模糊的。因此,对于民事审判的社会效果必须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8.
担保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保法律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内容十分丰富。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民法理论研究成果,将审判实践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作出较为明确的解释和规定。  相似文献   

9.
赵大伟 《老区建设》2010,(18):18-19
在现今的法律审判程序中,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二审的审判效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深入研究制约审判效率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针对现在制约二审审判效率的因素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未成年犯罪诉讼程序的完善。认为,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改革和完善,最大程度发挥法律对未成年人群的关注和公正性。所以,应适量降低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能刑罚条件;尽量用前科消除制度替换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审讯及审判过程律师到场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赵鹏 《中国城市经济》2011,(6X):283-283
类比推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推理形式,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类推适用和判例类推。法官在审判中运用类比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案正义,填补了法律的漏洞,但是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加强法制建设,防止司法专断。  相似文献   

12.
顾立江 《魅力中国》2008,(25):99-100
今年以来,商城县检察院立足于"工作创新上台阶"的总体思路,以提升公诉人责任意识为切入点,以规范公诉人的办案行为为着力点,以提高公诉案件质量和执法水平为落脚点,全面推行"公诉案件诉后互动评议"机制。通过侦查人员、公诉人员、审判人员、辩护律师及其他人员对部分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点评、讨论、合议,实现了对公诉案件公开地、动态地监督,并以此举促进侦、诉、审、辩各方统一思想认识,互相理解尊重,实现了打击犯罪与维护稳定并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兼顾。  相似文献   

13.
代书遗嘱纠纷是审判实践中的常客,现行法律对代书遗嘱形式要件和实体要件的规定较为笼统,使得不同法官在对具体案件的把控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影响司法公信。本文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出发,参考其他国家对此的相关规定,可以对我国现行法律略微做些补充,以统一审判实践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监督职权,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化审判临督职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拓展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权,促进人民法院公正审判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阻碍这一制度落实的因素,有必要对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职责、范围和程序予以明确,并对这一制度合理建构,使该项制度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内外舆论热点。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电视直播在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报道中表现出色,体现了一种进步。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针对电视直播在突发事件中的介入与应对,从介入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对突发事件电视报道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征峥 《魅力中国》2014,(4):338-339
“媒体审判”是一个舶来词,随我国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建立而渐入我们的视野。特别是新媒体、自媒体兴起后,这个问题屡屡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究竟什么是“媒体审判”、媒体怎样审判、媒体为什么要审判,本文拟从新闻学角度对这些议题进行一番梳理,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徐波 《中国招标》2013,(21):31-34
司法审判实务工作中,因工程造价组价项目中的总包管理费、总包配合费、总包服务费而引发的纠纷案件既涉及到工程造价的专业性问题,也涉及到法律认定的专业性问题,因此,这类案件成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由于我国法律对工程造价方面的明确性规定不多且原则性强,导致审判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因"工程三费"引发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除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下称《建筑法》)等国家基本大法外,还应结合并参考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至5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视直播的战争在中东地区上演。单纯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来看,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在美军的作战方式上,重视以非接触作战为主,采取一切非武力的军事行动,对敌实施包括舆论战、心理战在内的软杀伤,形成了"军事打击之外的又一场相对独立的作战样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唐莉 《中国集体经济》2014,(24):153-154
1991年洛杉矶黑人大暴乱引发了人们对媒体审判的思考。而在2014年的今天,媒体一族蓬勃发展,一片好景。但是,当今天中国在司法审判制度上还存在着弊端与漏洞,而媒体所起的监督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也缺乏法律的保护。在司法审判中,出现了媒体审判的介入,影响和干扰了司法权的独立行使。文章拟在司法独立与媒体审判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分析媒体审判对司法独立的弊端,浅显触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屡见不鲜。从现行法律 规范出发,以法律结合司法审判实践,就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中几个焦点 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