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农村经济》2003,(3):15-2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管理》2009,(7):12-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6.
门吉生 《农业经济》1996,(10):48-48,43
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门吉生几年来,农村采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措施.对加强财务管理,减少损失浪费起了一定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财务混乱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会计队伍不稳定。村里换...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尤其要稳定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的若干规定本刊讯:《山东省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的若干规定》经省政府批准,省长赵志浩签发颁布实施。本刊在此全文刊发,供各地参考。第一条为了进一步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试行)(1995年3月31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维护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宁波市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大多将于1999年至2000年到期。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要求和中央、省、市有关延长土地承包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该市由点到面地展开。笔...  相似文献   

11.
长期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开宗明义地在总则第一条就阐明:“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言简意赅的一段话,明确了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宪法的规定;阐明了要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指出了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一。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长期坚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流转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进行。决不能刮风。搞一哄而起。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第三条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第四条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政策导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 8月 11日至 14日在浙江农村调查研究时强调,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鲜明的先进特征,科学的创新精神,广阔的世界眼光,坚定的立党宗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政策,关键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角     
农业部对农村集体资产历经两年半时间的清产核资,第一次摸清了家底。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为25776.4亿元,相当于国有资产总额的35.7%,在衣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撑社区公益事业和稳定农村基层政权的特殊作用。 据介绍,这次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从1997年初开始,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辽宁、贵州两省)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  相似文献   

17.
推行股份合作制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何建辉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引发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焕发了农村经济的蓬勃生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稳定和完善这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找到一...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键,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础,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集中精力,帮助农民拓展增收门路,落实增收措施,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任务来抓。一、统一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当前,农民增收工作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工作重点不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题是坚持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摇,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决定》在总结农村改革20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其中第一  相似文献   

20.
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需正确处理稳定与调整的关系刘元有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实施18年来。调动了广大农民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两个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农村“第一个飞跃”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