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十九条指出,“固有风险是指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主要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中的定义。但定义固有风险时,使用“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说法并不恰当。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内审工作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机构自行制定的规章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7.
浅谈如何控制审计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风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现阶段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无险”论。二是“不用承担风险”论。三是“风险难免”论。四是法制意识淡薄。因此如何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9.
10.
章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2,(3):22-23
最近上市公司出现的“PT红光”、“ST郑百”、“银广夏”事件,在股市低迷时期,无异于一颗颗地雷,让投资不知所错,许多投资纷纷把责投向了各会计事务所。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存在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提供审计验资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恪守应有的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虚假的审计验资报告,加上审计职业所面临的固有风险,使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人指责,陷入诉讼案件中,这一系列的事件全身是消极的,但对于整个审计职业界乃至社会的震动和影响却是积极的,它促使审计界从中吸取教训,要求审计职业界应充分认识审计职业风险的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在审计实际操作中寻找出有效控制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入,社会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及杜会法律环境方面的因素属于客观方面的原因,审计人员及其在进行审计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等因素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被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加大了审计的难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依法自主经营、自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在执业中面临的审计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审计风险,维护CPA及事务所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CPA审计风险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一、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审计对象日趋复杂,审计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各种经济组织的经济业务类型复杂,租赁、收购、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有效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就必须在认识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类型,剖析其产生审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