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87年至1988年,我国用150亿美元引进技术约2万项,签合同3万个。其中以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引进的项目占全部引进项目的71%,加上租赁、补偿贸易等以进口设备为主的合同项目,硬件引进所占比重高达80%;而真正用于软件技术或纯技术引进的项目只占全部引进项目的11.4%。技术引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技术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引进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才能增强本国技术能力。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是连续的过程,不可人为地分割和中断。长期以来,在“赶超意识”的驱使下,许多企业不是为掌握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研发展起点而引进。  相似文献   

2.
<正> 技术引进是技术进步的捷径,如何搞好技术引进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建国以来近40年我国大约花了300多亿美元用于技术引进(包括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建设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但从总结经验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克服、改进。诸如引进中的大起大落,波动很大;盲目、重复引进问题严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宏观管理失控;部分引进项目经济效益很差,只管引进,不问效果;消化吸收、国产化进度慢,技术引进项目和国内攻关项目不协调;偏重设备进口而忽视技术软件的引进。上述问题迟迟不能获得很好解决,究其根源,是受相当长时期里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以片面追求产值、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通病)的“赶超意识”占了上风,却忽视了客观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外商投资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整个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外汇资源短缺,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大量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除了1982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亿和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毛志文  石岚 《经济论坛》2006,(22):58-60,92
一、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亮点与隐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初级产品进口增幅波动剧烈 第一,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项。2005年,我国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仅为6%,而工业制成品比重达到了94%;进口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为22%,而工业制成品比重为78%(见表1)。彻底改变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初级产品输出国和工业制成品输入国”的形象(1980年,我国出口初级产品91亿美元、工业制成品90亿美元,各占一半;进口初级产品70亿美元、工业制成品131亿美元,分别占35%和65%)。  相似文献   

5.
<正> 一、绪言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科技先进国家引进了大量技术。在历时10年的大规模引进中,我国共引进了约2万余项技术,其中一大部分是成套技术。这种成套技术一般都能用来运转一条生产线或一个工厂。在技术引进的初期成套技术与成套设备都是一起进口的,有些简单的辅助配套设备,甚至钢架、钢板等材料也都是进口的。一台设备的国产化乃至整个项目的国产化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努力过程。国产化程度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消  相似文献   

6.
<正>建国以来,我国在技术引进上几经周折.经过改革、开放,打开了技术引进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1.缩短了技术进步时间,节约了经济建设资金40多年来技术引进工作,大大缩短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时间.别人用10—15年研制的技术,被我们引进后,经设备安装到投产,一般只需2—3年,有的项目甚至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引进技术不仅有利于争取时间、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建设基金.我国70年代引进的大化肥、大化纤等技术、设备,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化肥、化纤生产落后状态,而且产量成倍增长,每年总产值约为进口这些技术、设备所用外汇的3倍多,扣除成本,平均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2.促进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通过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使我国不少行业和产品技术、生产水  相似文献   

7.
“两税合一”的宏观基础及利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两税合一”的宏观基础 上世纪整个80年代,外汇短缺和资本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从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间,有10年是贸易逆差;实际利用外资中的60%左右是对外借债,每年实际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到50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除1990年外)一直低于100亿美元,1986年仅为20亿美元。在长期存在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零部件的强烈进口需求,对资本充满“需求饥饿”而外汇供给和资本累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优惠外资和管制资本流动的差别性措施,以缓解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从实践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从1992年开始,尤其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保持了顺差(除1993年以外),2005年的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101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尤其是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攀登新台阶,在1992年达到110亿美元,1993年为275亿美元,1994年为338亿美元,1996年为417亿美元,2002年为527亿美元,2004年为6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制约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克西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2):96-96,F003
以发挥“后发优势”,谋求经济较快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 ,但集中的引进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资料显示 ,1979~ 1998年我国共引技术 2 782 9项 ,合同总额达 10 5 4.8亿美元。技术进口的项数和合同金额分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总和的 32 .92倍和 8.8倍。此外 ,我国技术引进工作取得的成绩还体现在 :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广泛 ;引进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有关法规日臻完善等。与此同时 ,也涌现出一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成功的企业案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们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方面还存在较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从1979年7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79—1987年,签订了各种利用外资合同约8万宗,实际利用外资54亿多美元;引进技术设备94万多台(套),引进生产线1600多条.其中,来料加工占的比重最大,签订合同达7.3万多宗,引进的技术设备80多万台(套),开展对外来料加工装配的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实收工缴费15.6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涉足国际资金市场时间短,外债管理水平低,这与日益扩大的利用外资规模不相称,并因此而产生了外汇风险。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演变,外汇风险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我国曾为此蒙受重大损失。1985年7月至1986年6月,上海、广州、天津、大连、北京中国银行用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外汇贷款,因日元、马克升值而追加的金额为10500万美元,占所支付外贷款4.8亿美元的22%。天津某厂1983年以日元计价引进1970万美元的设备,因日元汇率上升,截至目前要多支付450万美元,占原预算数的23%。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02,(3)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 0 0 1年 1 2月末 ,我国境内中资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 1 348.8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长5 .2 % ,全年各项存款累计比上年增加 61 .2亿美元。2 0 0 1年企业外汇存款余额为 452 .9亿美元 ,其中企业活期外汇存款 1 57.9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 1 8.3亿美元 ,同比多增 1 5 .4亿美元。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余额为 81 5 .6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长1 1 .8%。全年累计增加 82 .4亿美元。外汇存款增加6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技术引进意义重大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间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历史证明,引进和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是发展本国科学、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美国、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是输出技术的主要国家,同时也是大量引进技术的国家。1984年,日本技术出口收入专利费达7亿美元,技术进口支付专利费达23亿美元,进口大于出口三倍。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是不平衡的,无论技术先进或落后,各国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为了取长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我市的重要贸易和经济合作对象对外开放以来,我市对日出口逐年增加,1981—1987年平均年递增率为8.6%;1987年我市出口达8.8亿美元,日本市场占1.08亿美元,是我市出口总额的12.3%。北京市通常所说的四大市场(香港、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日本是其中之一。在我市的对外经济合作方面,日本亦占较大比重。1979年—1987年,我市共引进1285项技术项目,总金额为13.4亿美元,其中从日本引进的有460项,金额为3.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数的35.8%,金额比重为26.1%;在合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了3.4倍,年均增幅17.8%,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从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是  相似文献   

15.
企业引进设备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丽丽  潘晓丽 《技术经济》2001,20(12):60-62
技术引进在广义在讲包括跨国企业经营中的内部技术转移,国际间经济合作中的技术转让、纯粹的技术贸易以及技术引进项目,其中技术引进项目既可以是引进生产项目,包括生产线,也可以是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或样机。对技术引进项目做好前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考察一个技术引进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对企业、企业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后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引进生产项目的后评价方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引进设备的评价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其主要原因是引进设备投入使用后其经济效益难以在单台设备上核算,因此企业往往只考核一些设备性能指标,而对使用后的效果不再评价,这就造成了企业只注重设备的引进而不注重设备使用效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地方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产品和企业,进行了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从1978年—1989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含有技术引进的改造110.5亿元,含外汇15.02亿美元。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吸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促进了北京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洋  张俊飚 《经济论坛》2004,(21):132-133
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对外技术贸易活动,当时主要是技术引进。从1950年到1998年,我国以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和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等方式共进口技术28674项,合同总金额1174.51亿美元。我国以贸易方式出口技术和成套设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技术出口有了较大的发展。自1981年到1998年,我国以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成套设备等方式共签订出口合同9198项,合同总金额28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赵晶 《发展研究》2002,(9):35-36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80年福建与日本双边贸易额仅有1.3亿美元的规模,2001年则增加到38.59亿美元,其中对日出口25.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28%,进口达12.84亿美元。其占福建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14.7%增长到2001年的18.49%,  相似文献   

19.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外汇资金短缺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应充分注意其“节汇”、“创汇”功能,把技术引进与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结合起来,形成“引进→节汇(替代进口)或创汇(出口)→再引进”的良性循环。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采取措施,促进其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电子工业的现状   根据法国工业部的资料,电子工业包括: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以电子元件为基础的信息工业即硬件,如办公设备、计算器和计算机,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方法,该部分还应加上数据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工业所派生出的电信设备、公众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医疗设备、监测设备、仪器设备、军用设备、通讯设备 (即专业性设备 );软件、软件包和服务。   1998年法国电子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5. 2%。计算机设备出口 99亿美元,进口 140亿美元;通讯设备出口 59亿美元,进口 33亿美元;电子元件出口 7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