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海江 《长三角》2011,(5):56-57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员工,目前全国约1亿人。他们在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人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动机、居住状况、消费支出、交往人群等都与他们的父辈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在积极改变自己来融入城市社区,但城市社区仍在经济、社会关系和制度方面排除他们,新生代农民工仍处在一个与其父辈相似的尴尬状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从政府、企业、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努力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才能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城市和回归乡村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亦工亦农"的尴尬身份下面临着进城困难,回乡无途的困境,即总体上他们进城遭到拒绝,同时他们拒绝回归乡土,即"双重拒绝困境"。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漂移"为切入点,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和乡土回归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的融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社会融入中表现最为积极,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艾茜 《企业导报》2011,(11):18-19
如今,城市化迅速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强烈的市民化意愿和更好的市民化能力,但是在市民化进程中仍然面临着制度隔离、社会排斥、市场压力等一系列障碍。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能力等现状入手,提出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的适应与融入。当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而言明显偏低,他们尚未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来,对自己的定位依然偏向于"过客"、"外来者"等,在心理上对自己社会身份归属的判断也依然是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农民工"。为此,我们应当改革户籍制度,疏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并设立专门机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诉求,而且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也为这种诉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在于个人的努力,还存在诸如制度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等深层次障碍,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政策和制度层面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年轻的一代,新生代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主要包括身份认同、城市认同、乡土认同和未来归属几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产社会认同困境主要存在个人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分离与错位、城市社会新场域与乡土经历的冲突、强烈的融入意识与融入机制缺失的矛盾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的困境问题,必须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建构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董碧水 《乡镇论坛》2011,(33):23-23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存在着收入、保障、身份及公共服务的四大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0.
肖云  邓睿 《城市问题》2015,(4):91-99
基于重庆主城九区421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主观判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状况、社区参与、服务惠及等因素都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观判断。据此提出应从政策导向层面注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稳定性,改善其社区参与状况,推动社区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尽快帮助其实现由城市进入向社区融入的关键转化。  相似文献   

11.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现实的群体正大量地流入城市,并且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其城市适应策略与上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新生代农民工采用策略转换角色以适应城市:通过工作获得生活技能,奠定城市适应的经济基础;通过模仿城市人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展现舞台形象;通过和城市中的不同角色互动建立社会关系网。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面临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冲突、身份认同等角色困境。  相似文献   

12.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且普遍存在强烈的城市融入欲望。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考察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需考虑社会资本作为新型社会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本文构建社会资本调节下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促进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研进行计量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结果显示,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及社会资本对职业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调节效应均显著。鉴于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增强职业能力,优化社会资本转化渠道,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其向市民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正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目前年农民工总量已有2.6亿人,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文化、行为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三十而立的80后、二十出头的90后正在成为主力军,将近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的同时,还面临着去留、融入和边缘的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已经成为共建共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逐渐替代他们的父辈去建设着这个城市,同时也耕耘着他们的未来。然而,他们同父辈一样,在融入城市中存在着种种的困难和障碍,社会保障权益缺失是当前诸多涉及新生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如前段时间富士康的连跳,杭州苹果的正己烷等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利益的事件,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不仅是种警示,更是对加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也关系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入手,总结归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策略,即以完善社区工作为手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6.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员工,目前全国约有1亿人。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特殊时期,城乡二元制引发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诞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由于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收入偏低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的限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任重道远。本文在实地调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及盐城东台市的基础上,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限制因素,并就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其鲜明特点,并且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切实解决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但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体制限制等却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其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成波  王新 《价值工程》2011,30(29):301-302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在在为所在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又很难融入城市的尴尬处境。一个的游离在城乡之间规模庞大的群体,极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除了用工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素外,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障碍,技能培训在其中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