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觉得一个企业成功并不是难的,守成更难,守成要靠下一阶段的成功来更新他的历史。难的就在这个地方,能够持续成功,或者经历寒冬,留住这个团队,—直把企业做得可长可久。我们看雷曼,158年的历史都可以倒掉,坦白讲是很可惜,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2.
陈清泰 《经营者》2011,(19):184-186
这是陈清泰1989年3月4日在湖北黄龙疗养院生病疗养期间完成的一篇重要文献,原题是《二汽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准则》。他说:“由于这个对企业建设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需要实践反复去推敲,所以直到我离开二汽也没有拿出来”  相似文献   

3.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们的媒介时代”。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刚才很多人也问我:“你怎么不讲孔孟之道了?”我想说:传媒这个学科我已研究了十几年。而在这个时代中认知传媒,在媒介平台上摆正企业位置,提升企业品牌。也是我们企业领导必须要面对的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4.
企业不仅仅是为赚取最大利润,也不是为了“虚伪”和“掩盖”自己追求私利的动机,他们的确是想通过自己的企业造福于社会在我回应弗里德曼之前,我首先承认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他对人类经济思想的贡献和对人类自由的捍卫确实是举世无双。我的文章能得到他的评论是我的荣幸。弗里德曼说,“我同马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观点上的分歧,大部分是修辞方面的争论。”可是,我认为:我同他在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上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对企业的看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江苏企业管理》2007,(2):F0004
这个画面是韩小鹏在2006年2月24号的凌晨,当他得到了中国第一块(冬奥支)滑雪金牌的庆贺场面。当时我是在美国看到这个场面的,我马上就打电话给我家人。我很高兴地跟他说:韩小鹏获奖了!波司登成功了!以前获奖的滑雪服,都是国外进口的,作为我们中国的防寒服企业来说是一个耻辱。  相似文献   

6.
宁高宁 《中国企业家》2006,(23):148-148
与文文相识也有好几年了,开始总不能把读他的文章的感觉和他这个人的外表对应起来。因为文文生得白净,清瘦,又戴着一副显得有点大的眼镜,而且是办杂志的,我想他的文字一定很规整,可我没有期望他会对企业的事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现在看来我是错了,文文这几年的文章,总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角度,把恰当的道理说出来。这有些像在企业里,你开始没有期望某个经理把某件事情做得很出色,可他做到了,这时候你除去内心有点自责以外,还很想问一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一家企业当营销副总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受不了企业老板,去年还是五千万的任务,今年就要定一个亿,还没等我们去争辩,就要求我跟他签订目标任务书,可明明知道是完不成的,但只要我还在这里干,没办法,他说多少就多少,说了也没用,最后只好按照老板说的办了,也不知道今年这任务是怎么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家企业当营销副总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受不了企业老板,去年还是五千万的任务,今年就要定一个亿,还没等我们去争辩,就要求我跟他签订目标任务书,可明明知道是完不成的,但只要我还在这里干,没办法,他说多少就多少,说了也没用,最后只好按照老板说的办了,也不知道今年这任务是怎么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界》2005,(2):39-43
话语录 "我认为,一个企业有其正确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在这个社会有存在价值的先决条件。企业文化一定承载着这个社会这个时期所认同的价值。" "企业文化不是我们写在墙上的几个字、几幅标语,它是广大的干部职工的习惯,是在广大干部职工心里的东西。" "只有当企业理念成为企业员工上下意识的行为或者说本能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作'企业文化'。" "我认为像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应该比民营企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振兴中华这样的伟大事业应当有更大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个真正有水平的企业领导人,他会根据自己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的位置,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先决条件,来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从而形成该企业的企业文化,这是不能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伴随一个企业的发生发展,它的企业文化也会同时树立和发展。一旦这个企业文化丧失了生命力,这个企业也就走向了灭亡。" "作为领导人,要坚韧不拔、不遗余力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以一年半载为时间单位,而是要花费很多年来推动这个事情。"  相似文献   

10.
胡泳 《中国企业家》2008,(20):48-48
消息一个接一个。 一位大企业的老总对我说:“对于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公司而言,这也许是我们所经历的历史上最快的一次减速。”另一家以创新著称的近年快速成长的公司说:我们一直顺风顺水,从未被这么大的风浪打晕过。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文化》2011,(15):66-67
<正>一个企业处于大家相互抱怨的恶性循环中,谁都不买谁的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描述:我们是一家地方国有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化肥和磷肥,企业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我从建厂起,就在厂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企业一定不是单项冠军,而是各个方面都比较强站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来看,我们正在经历整个经济时代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际上带给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做企业今年是31年,很多年前我也在总结这个事,一个企业的发展到底追寻什么样的规律和结构?31年过去,我总结出这两个模型,一个是冲浪模型,从发展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与一位老板交谈,他跟我诉苦说,他的企业有近十年的历史,一年有几千万元的营业额。前些年公司发展很快,但最近两三年不知为何,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不仅如此,作为老板的他还感到越来越忙。产品的设计要他去抓,  相似文献   

14.
《经济界》2004,(5):27-2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最近发出通知称,不鼓励中央企业之间相互对拟收购的同一对象进行竞购。业内人士称,这可能是针对近期国有中央企业间的重组并购“热潮”的一种收紧信号。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人士称,“有评论认为,国资委这个‘婆婆’又出来多管事了。其实不是”。他说,《通知》的主旨是,央企的收购活动应该“告知”国资委,使得并购重组活动更健康有序,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间的重组成为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仅是产权的重组、资产的重组、人员的重组以及权利的重组,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重组。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是企业重组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企业重组失败多数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要性而导致。由此出发,我们从对中国企业重组的必要性及重组失败的原因分析入手,引出企业文化重构在企业发展中及在企业重组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实施企业文化重构的原则、内容、模式、操作步骤、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与研究,这对今后实施企业文化重组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本刊记者约访厦门市三航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贵宝女士,一向低调的林董事长却婉言谢绝了,她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我的企业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与企业一同成长的基层员工,我应该让他们走到前台,多宣扬他们。人才是企业的的第一生产力。我惜才、爱才、造才,在三航伟业这个大家庭里,你能处处感受到人才的作用,我必须感恩重才,为人才创造成就事业的机会。”她指着身旁陪同采访的公司营销部经理林雪松说:“你们不要看他年纪轻轻,他可是我们公司的一员大将啊!”随后,林董事长兴致勃勃,如数家珍地跟记者们聊起了一个个活跃在生产管理—线的企业明星,向我们勾勒出一幅三航伟业的“群星谱”。  相似文献   

17.
自序     
宋志平 《国企》2020,(4):85-85
到2019年9月份,我做企业刚好40年。这40年里,从车间技术员、工厂销售员到大型央企的董事长,我始终与这个时代、与我所在的企业紧紧拴在一起,可以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这些年,我常受邀到高校介绍企业实践和感悟。北大陈春花教授曾评价我的讲课风格是以事说理。我说,我一直在企业一线工作,知道企业里真实发生的故事和背后的逻辑,知道企业家在临场应变时经历了什么,把这些实践性的东西讲透,也算是一种独特价值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14,(7):46-46
过去这一年,人们都在说互联网,也有好多人关注我和雷军打赌的事情。这件事,我要说清楚的观点就是,我认为这是营销模式的变化,而且不是模式替换,只是模式增加。至于我们要不要做这个事情,我的观点还是消费者需要的,就是你耍做的。没人规定传统企业就不能进入哪个领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这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国内企业将被推到一个极其复杂的竞争环境之中,面对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相信每一个中国企业都不会等闲视之。入关后,中国的企业不要说冲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去与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就国内市场,对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能保持现有地位,已属不易。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以中国企业目前的现状,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相比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比资金实力,我们明显不足;比产品科研开发实力及成果转化能力,我们与国外企业有好几倍的差距;比经营机制、激励机制,我们绝大多数企业都还不完备:比管理基础、信息化水平,这又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寿命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业务重组、组织重组和管理重组,尽快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因此可以说,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应用ERP系统是中国入关后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中国不过有1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ERP,这个数字占中国所有企业的比例还不到2%。即使已经实施的如国内名企业联想、海尔等也还在不断地调整和重组,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我们有什么优势可以参与未来的全球供应链的竞争呢?入关后面临的是更加全球化、更加数字化的无国界竞争,而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以上面临的全部问题,但它最起码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手段来武装,以网络财务为基础,结合电子商务的应用实施企业ERP,是中国企业立足国内市场,走出国门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05,(13):32-33
学员问:您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 您用对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且您现在企业的成功部分原因是有一批非常有创意、有能力、有哲学的人才,请问您用人的哲学是什么? 李嘉诚: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在世界、在香港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说是大企业中流动程度最小的。现在有很多人,无论外国人、中国人,在这个企业工作已经超越30多年了,他们都是身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