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对中央银行职能及其各项政策执行情况的集中概括。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为应对危机、救助金融体系和刺激实体经济,采取了大量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这对其资产负债表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比较分析了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情况和特点,并简述了各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高度关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健康状况。中央银行作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主管当局,代表政府通管一国货币金融事务,制定金融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开展金融服务。评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如何,市场调控手段是否有效,判断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也就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央银行职责定位,其资产负债表也有别于一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特殊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和效果的反映,同时又能影响货币政策走向、空间。2020年新冠病毒暴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运用或创设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应对疫情负面影响,资产负债表因此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美、中、欧、日四大经济体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总结疫情后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特点,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阚娅莉 《金融博览》2011,(20):80-81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高度关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健康状况。 中央银行作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主管当局,代表政府通管一国货币金融事务,制定金融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开展金融服务。评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如何,市场调控手段是否有效,判断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也就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赵艳  何曾 《金融会计》2014,(12):7-13
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欧美中央银行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显著扩张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衡量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指标,以及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变化的操作两个方面入手,研究欧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纷纷出手,实施常规或非常规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因此,各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选取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四大经济体,在总结疫情以来各经济体中央银行应对疫情所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各经济体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特点,最后提出人民银行需要关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越来越重视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研究,尤其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成为各国抵御危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和中国五个经济体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研究总结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手段,并提出优化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娉 《黑龙江金融》2013,(11):18-2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在各种金融资产中的配置,它既是中央银行承担的各项职能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同之处。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明显的转轨经济特征,其形成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未完全理顺、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稳定承担了大量准财政职能、为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收购外汇"倒逼"基础货币发行等制度性因素关系密切。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欧元区中央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其资产负债表变化情况进行审视和比较,研究货币政策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并定量分析货币政策及中央银行资产总额与货币供应量、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从而对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既是表示自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也是中央银行法定职责履行情况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正逐步成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形成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同时,各国央行也更加关注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持续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06年以来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变化,重点揭示了其防范和降低资产负债表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央行更好地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危机救助策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危机的救助策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期模型,以银行危机是否会引发货币危机为评判标准,探讨政府在面对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危机时救助与不救助的抉择。经研究发现: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或商业银行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抑或产出的价格弹性较小时,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发生,政府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在相反的情况时,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为了维护其固定汇率的信誉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考虑到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该不予以救助。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whether the prevailing national culture has been material in determining bank performance during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ree particular national culture dimensions: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power distance. We expect banks from 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power distance societies to perform relatively better during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other hand, banks in individualistic (collectivist) societies are likely to perform worse (better) during the crisis. Using an international sample of 3438 banks from 48 countries, we find support for our main conjectures. Specifically, we establish that uncertainty avoidance, collectivism, and power distance have a first order impact on bank performance during the crisi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 battery of additional checks, including additional variables, alternative samples, and correcting for potential endogeneity.  相似文献   

13.
银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论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征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管理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做法,并就如何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从完善风控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和提高应对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banks exclusively from emerging countries over the whole period 2003–2011,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use of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re responsible in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recent and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o do that, we measure the effect of derivatives use on stability of banks from emerging countries during normal period “the pre-crisis period”, 2003–2006, and turbulent period “the crisis and post-crisis period”, 2007–2011. We use the Generalized Methods of Moments (GMM) estimator technique developed by Blundell and Bond to estimate our regressions.The main findings show that contrarily to forwards and swaps – which are not disruptive factors – futures and especially options, weaken the stability of banks from emerging countries.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 only options and futures can be considered as risky derivatives and partly responsible i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last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危机中,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得到了明显体现。在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取注资方式、国家对银行的参股比例急剧上升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有其必要。所谓市场经济并不等于完全自由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政府控制的存在。只要存在市场失灵,国家就必须执行经济政策来对此加以弥补和纠正。这是原本一直存在着的、只是经济危机时期才体现出来的内在逻辑。因此不能仅仅依照政府作用的大小来简单评判一国经济的功能与绩效,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也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6.
银行挤兑危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博弈分析方法,对一般商业银行、形成声誉的商业银行及有国家隐形担保的国有商业银行挤兑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防范及化解银行挤兑危机必须打造强势银行、构建银行声誉机制、以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声誉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动荡,其经营状况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惨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对比其经营业绩,总结出国际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主要经营特征,展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对我们认清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务危机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费用成本过大,收入减少,或资产出现严重损失,造成财务亏损或资不抵债的一种经济现象。化解商业银行财务危机的紧急有效措施是采取减员增效、压缩节支等手段,而从根本上解除财务危机在于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质量,做到既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的若干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进入调整期的同时,中国商业银行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强化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竞争环境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典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中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采取的若干竞争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业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large panel of US bank holding companies from 2001 to 20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bank liquidity creation. I document evidence of lower liquidity creation for higher diversification. The effect of moving into nontraditional activities on liquidity creation is more apparent with large banks and less pronounced with small banks.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on liquidity creation is less significant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crisis and is more clearly observed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Low liquidity creation banks, leveraged by a higher share of non-interest income, are more likely to further decrease their liquidity creation. The study is of interest to regulators and policymak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bank business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