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措施。虽然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在分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是否较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有天壤之别.在教学中,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则对待、因材施教,才能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跟得上、不掉队,使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学得好.所谓分层教学,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课程为单元,为处于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和评价.而分层教学则是适应高职院校生源现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实施分层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有天壤之别.在教学中,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跟得上、不掉队,使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学得好.所谓分层教学,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课程为单元,为处于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和评价.而分层教学则是适应高职院校生源现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文章探讨了分层教学理论提出的依据,介绍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层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高中和大学的扩招,职业学校办学、发展甚至生存都面临很大冲击,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教师按统一进度、统一标准进行教学,造成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实行了分层教学。本文笔者即针对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研究,重点在于总结评价分层教学的特点,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指出今后高职院校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施激励策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笔者对分层后的一个基础班进行了实验:实施激励策略对基础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言语表扬、动作激励、板书反馈学生表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学生表扬学生等激励策略。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反馈、教师观察、与对照班比较以及自我比较等方式,笔者发现实验班学生在高职英语课程的学习意识、学习心理、课堂表现和基础知识测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英语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根据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进行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分层实施,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方法、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应对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立足于全体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能积极地为学生的成才进行设计和就业生涯设计。本文就分层次教学展开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等个体差异,造成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差异。怎样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果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分层教学和自然班教学究竟哪个效果好并无定论。文章通过实验的方法对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学习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一定的作用。分层教学使快班学生受益良多,教学效果良好,但对慢班学生负面影响较大,特别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一定的伤害。自然班教学虽然不如分层快班教学那么有效,但更能使差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