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老年人贫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险则在国家反贫与脱贫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CLHLS2011)大样本微观跟踪调查数据,构建Logit计量回归模型,将农村老人贫困分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与精神贫困三个维度,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保险与农村老人贫困的关系。研究发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老人多个维度的贫困。文章进一步指出农村老人贫困存在“恶性循环”,经济贫困、健康贫困与精神贫困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向影响,但社会保险对农村老人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起到了的调节效应,即社会保险弱化了不同贫困之间相互的正向作用。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为政府改善农村老龄人群的贫困状况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农村现行社会养老制度的不健全,使农村老龄人口成为当前,农村中的特殊贫困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和职业自我概念不合理、职业期望两极化、生涯自我效能感低、消极情绪体验强烈等.这些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需要针对他们开展整体生涯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心理建设,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困境,建立起健康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困难对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交往"作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体现了人本化育人理念和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是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出现偏差核心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量中国贫困状况时,最为常用的贫困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贫困标准,也称政府贫困标准,另一个是世界银行的1美元1天的国际贫困标准。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83元,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为2365万;而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生活在1美元1天标准之下的人口还有1亿多。另外,部分学者和机构在研究中提出过不同的标准,各地采用的低保标准、最低生活需求标准等虽然没有使用贫困标准的名义,但实质上也是贫困标  相似文献   

10.
巳臣 《中国西部》2013,(10):46-47
中国是人口大国,半数以上的中国人都来自于农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而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农村贫困人口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很大。中国的减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心理现象不是贫困大学生特有的,非贫困生中也存在贫困心理现象.非贫困生的贫困心理是其对贫困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在错误的思想影响下,他们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解决办法是加强贫困生的界定研究,完善审查制度,建立特殊校园经济区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收入、知识和健康的三类贫困测算与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 Watts 多维度贫困指数,从收入、知识和健康三个维度测算了我国1990年、1997年和2003年的多维度贫困.并对引起贫困状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夏普里分解。测算结果表明,从1990~2003年,我国多维度贫困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收入贫困下降最多,健康贫困下降最少。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整体义务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有一部分人的教育年限却在下降,说明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6.6万贫困人口,生存空间的改变给搬迁人口带来一系列影响,由于思想观念传统、人力资本失灵、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安置地经济带动作用小等原因,搬迁群体贫困特征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由显性贫困向隐性贫困转变,由生存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由整体型贫困向分散型贫困转变。文章认为需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从安置地经济发展和搬迁家庭人力资本两个视角,提出了增量扶贫和流量扶贫相结合、思想扶贫和能力扶贫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贫困旗县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旗县是制约一个地区提升整体经济实力的瓶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贫困旗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60个为贫困旗县,其中31个为国家级贫困旗县,29个为自治区级贫困旗县.2003年,贫困旗(县、市、区)所辖土地面积为71.1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60.12%;人口为1444.7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71%;生产总值为1011.0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7.02%;地方财政收入为44.90亿元,占全区的27,59%.可见,贫困旗(县、市、区)涉及地域广、人口多,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在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内蒙古,加快贫困旗(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完成后,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解决相对贫困的历史时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经之路。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多维性等新特征,后扶贫阶段的扶贫工作具有新趋势,内蒙古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贫困居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越发严重,给社会与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具有新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贫困在不断地演变与升级中呈现出新的特征,可概括为由旧贫困向新贫困转变,具体表现为贫困主体由传统贫困向就业贫困转变,贫困性质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贫困致因由原生性贫困向再生性贫困转变,贫困状态由短期贫困向长期贫困转变,这无疑给当前及未来城市扶贫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分析当前城市贫困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贫困的演变突显贫困治理转型的迫切性,而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政策含义是未来城市贫困治理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共同富裕关键、难点在于解决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表现出人口数量更大,贫困分布更散、致贫因素更多样,返贫风险更高的新特征与识别难度大、治理方式难、持续增收难、内生动力弱等治理难点。要解决相对贫困,需要重点从贫困对象识别、防止返贫、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增收、衔接乡村振兴五个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及扶贫战略新指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双双继续下降,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诸如绝对贫困大为缓解但相对贫困有所扩大、经济贫困有所缓解但人类贫困仍然存在、贫困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分布特征、贫困人口减少速率出现递减等的新特点。本文针对这些新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扶贫战略的新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