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拉动了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剔除国家级新区政策、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样本与离群值等一系列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空间带动效应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除了能够影响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其周围城市经济增长亦能产生影响.(3)动力机制检验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批次异质性表现出随着批次往后,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递减的特征.内陆与沿海异质性表现为沿海自贸试验区显著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而内陆自贸试验区不显著.本文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全力提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悦  郭晗 《现代商业》2022,(1):71-74
本文以辽宁自贸试验区为例,选取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西、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十一个省份作对照组,引用平均国民生产总值(agdp)作结果变量,外商投资流入(inv)和创新能力(rd)作为控制变量,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与双重差分模型,分析2009年至2019年辽宁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DID)研究方法,收集了2011-2019年中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成立比较明显地促进了区域人均实际GDP增长,而且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展现。最后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外资和转变政府职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基于2005—2019年29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自贸试验区试点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是主要影响渠道之一,自贸试验区设立批次、区位条件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具有差异性。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示范特征十分明显,不仅影响着海南自贸试验区(港)的制度安排,而且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留下诸多启示,使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特色纷呈。当然,破除海南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海南自贸港事业蓬勃开展,谱写海南自由贸易港新政成绩大单,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制度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6.
7.
自贸试验区设立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利用安徽省市级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合肥、芜湖、蚌埠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区域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的设立对城市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反事实检验后,这一结论仍是稳健的;但对GDP、FDI的增长影响不显著。研究认为,安徽自贸区建设应以长期经济增长为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建设联动创新区为契机,共享自贸区改革创新红利。  相似文献   

8.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全国共分六批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集成性系统性改革,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开路先锋。在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之际,文章总结回顾其制度创新的成效与实现路径,系统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耦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0-2018年黑龙江地区的三个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哈尔滨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两系统间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使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2018年达到了优质协调发展型;绥芬河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表现出先上升后稳定在良好协调发展水平,两系统表现出由载体城市经济带动口岸增长的协调发展态势;黑河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态势,系统间综合发展速度失衡使得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增长较为缓慢。因此,为促进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口岸经济发展,建立自贸试验区口岸与载体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着打通北方城市"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服务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使命。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增长效应检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驱动效果及其动力机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有效驱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且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效果明显好于内陆型,为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为自贸区选址提供了参考。从整体看,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区域经济发展驱动效果不明显,其重要原因在于其未能充分发挥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有的"贸易效应"、"资本效应"以及"高端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出口驱动力、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力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等均处于"失灵"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前沿的反事实分析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月度数据,对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上海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分别提升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月同比增长率2.69和6.73个百分点,且此结果关于自贸区成立时点的变化、控制组的外生性假设、变量选择准则的使用等都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平台经济理论研究是一个热点话题,学术界做了大量研究,主要论及平台经济的定义、特征、效应和内容。本文在综合分析了现阶段平台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和该理论在自贸区的研究成果之后,发现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一定的狭隘性,并建议今后理论研究应将宏、微观结合起来,应用研究应当考虑到我国各个自贸区和城市的发展现实。  相似文献   

15.
法学理论的发展,催生了仲裁实务的新潮流。《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的出现,对于临时措施、合并仲裁、开放名册、仲裁调解、友好仲裁等仲裁制度做了大胆和有益的实践。本文将结合仲裁理论研究,对于以上创新制度在自贸区仲裁规则中的尝试进行分析,探求中国仲裁制度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正> 为期3天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会议上南盟七国领导人签署了《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南亚自由贸易区协定将于2006年1月1日生效,此次会议对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南亚自由贸易区协定构想在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斯里兰卡七国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七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国重视不够,南盟七国的经贸合作发展缓慢,甚至有时处于停顿状态。世界银行2003年8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问题》2021,(2):16-31
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程度相对偏低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内陆型自贸区能否有效激发内陆地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其扩大进口与刺激出口双重效应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2017年3月第三批获准设立自贸区中内陆型自贸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和陕西五大内陆型自贸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内陆型自贸区总体贸易创造效应显著,但存在明显的政策效应异质性特征;相较于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内陆型自贸区更有利于通过刺激出口实现贸易创造;内陆型自贸区在外商直接投资和汇率水平的调节作用下,主要通过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和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来发挥贸易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