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劳动分工,它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三者的混合型分工新形态,并最终向价值链分工形态演进。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国际分工形态新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所处分工地位的研判,探讨提升我国分工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天下主义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天下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分析了天下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认为应在天下主义的当代视域下,来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围绕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展开分析。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认真研究我国的地缘政治问题和对外资本市场问题,最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天下主义的惠及。  相似文献   

3.
鄂丽美 《理论观察》2012,(5):181-18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时期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也急切地需要向教学体系转换,这种转换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次全新的机遇,但是从当前转化的进程来看,还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即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在建立教学体系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一个认识、两个前提、三个阶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研究抗战后期美国对中共态度转变的原因,有助于研究战后中美关系演变。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上奉行“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原因和研究冷战初期国际政治背景提供了佐证。对于深入研究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实质和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助于加深对当代中美关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美国资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作为一种强扰动因素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变化形态,而且将随着扩散作用深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发展进程。该文在对当代国际分工趋势和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分工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复杂系统观的视角出发,建立了金融危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路径模型,并进一步从宏观的经济长波与周期波动、微观的跨国公司运营模式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国际分工的传导机制,揭示出金融危机对全球分工未来发展影响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
闫鸿鹂 《北方经济》2009,(22):35-36
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要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离不开对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的把握。文章首先总结了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阐述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面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式微的危机,从多维度对其进行理性审视。通过内在原因,外部困惑以及信仰教育层面的反思,探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内在根源,以此奠定现实应对之基。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信仰的体系整全性出发,拟对马克思主义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另一方面,由理论认同、政治认同而至情感认同,构建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从准则层面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核心原则,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地位的确立,为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深化和全面与国际准则趋同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劳动分工和不平等交换的角度,作者讨论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把国际劳动分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有中心和有边缘、有主导和有附庸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产生。在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力重新组合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拥有雄厚资金和发达技术的一方将明显地占有优势。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建立,国际劳动分工体系又是国际资源与财富分配的基础,而一个国家在国际财富分配中的份额又会影响其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并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占领一个优势地位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分工体系视角的货币国际化:美元和日元的典型事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奇渊  李婧 《世界经济》2008,31(2):30-39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史料极为丰富,可以说涉及到伦理道德理论的各个方面,并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命题和学说体系。当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挖掘和整理这笔宝贵财富,批判地继承我们祖先的伦理道德遗产,有助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我国当代伦理道德观念的思想来源,形成的特点,弘扬其中对道德建设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剔除糟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理论。我国历史上的伦理道德思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研究它的基本特征,不论是对于掌握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2.
《旅行社条例》下我国旅行社分工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割的水平分工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而<旅行社条例>的实施又进一步打破了现有的分工体系.所以必须改革旅行社现有分工体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旅行社产品服务流程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快速演变,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当今世界的文化政治交流也愈发频繁和密切。基于这一大环境的变革,我国当代大学生也逐渐转变了一些较为传统的思想观念,这对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及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塑造高校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高校首先需要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在工作中不断渗透德育发展观,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即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从准则层面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核心原则,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地位的确立,为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深化和全面与国际准则趋同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不只是物质层面和器物层面的,更是规范层面的。当代国际规范的更替根本上源于其背后的国际道德价值观的演变.而冷战结束后日益泛化的安全概念和相应的安全化操作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规范更替的类型学比其动力学要复杂得多,通过更替手段和更替性质的区别可将国际规范更替归结为四种类型:主权国家体系内部的权势转移带来的国际规范更替在手段上既可能是革命性也可能是和平性的,但其性质很大程度上是延续性的:全球层次上因尊严性道德价值观崛起导致的议题性国际规范变更其手段和性质都更多是延续性和非革命性的;而全球层次上非国家行为体崛起导致的国际规范变更尽管往往采用和平手段,但其性质却是革命性和断裂性的。中国需要明确自身在当前国际规范更替进程中的准确定位,进而全面界定自身对于国际规范更替的总体战略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过程是一种逻辑互动关系.党的领导集体不断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世界体系正在迅速演变,当前最重要的特点是全球经济的日趋融合。分散的国家体系、经济的竞争、军事的冲突在阻碍资本国际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化的进程。碎片化已经成为与全球化相并行的另一种影响国际政治的力量。全球化以消除障碍,推动以国际贸易、投资和国际化分工的发展、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等为取向,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分割。  相似文献   

19.
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生产者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内新型分工体系下,分工更加细化和全球化,支撑不同生产区位高效率联系和协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者服务的发展.生产者服务的投入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而增长,同时生产者服务的成本制约着参与国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程度和水平.要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必须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贸易.  相似文献   

20.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