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震造成了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众多旅游景区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地震中消失殆尽.此外,地震造成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重新远营.游客对于地震后灾区旅游业的形象和旅游信心也遭受严重打击.伴随着一些道路、城镇、旅游景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消费需求遭受重创,原有的生产力受损,原有旅游产业结构被破坏.因此,有必要站在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重新审视灾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问题.从空间布局、产业调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去重新规划灾后旅游业的发展蓝图,共建灾区旅游业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的持续发展需要景区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参与,而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景区利益相关主体的分散性和复杂性.本文所界定的旅游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指当地政府、旅游者、旅行社、当地社区,并用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旅游景区与各核心相关主体之间的不同利益表现,探讨均衡发展对策,保证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绿色物流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物流活动,它们对旅游景区特别是景区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在分析了旅游景区中物流活动及其对旅游景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景区绿色物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及地区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承载力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旅游发展大军中的一员,普者黑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怎样准确把握其旅游景区承载力,已经成为影响普者黑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江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江西核心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限制问题日益突显,这对单兵突进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江西旅游业现有发展格局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作战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即通过打造红、绿两条黄金旅游线路,将优势景区景点串起来,整合沿线旅游资源,融合沿线相关产业,提高旅游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6.
北海银滩位于广西北海市南部海滨,是全国首批4A级景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北海银滩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经过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建设,成为了北海旅游业的支柱,并享誉全国,开始逐步面向世界.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诸多环境的变化使得银滩景区的发展遇到瓶颈.本文着重分析广西北海银滩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银滩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谢天慧 《物流技术》2014,(15):57-58,89
阐述了旅游景区物流活动的内容及其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分析了生态物流的概念及内涵,对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现存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旅游景区生态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齐丹 《物流技术》2013,32(2):61-62
指出在旅游业空前繁荣的大好时期,发展高效快捷的旅游景区物流业势在必行。应该正确认识旅游景区物流行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发展符合旅游景区特点的物流管理工作,而且在当前旅游景区游客压力增大、环保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发展绿色旅游景区物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为此,旅游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吸引游客的重要要素,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加快,这成为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部分。文章探讨了景区目前的情况,提出了找景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法,以保障景区信息化的建设,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静 《企业导报》2014,(20):35-36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区成为了旅游业最具有开拓意义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与经营管理方面,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开发都相对薄弱,如何加强对景区的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成为国内外学者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南山旅游景区为例,对其景区的内部规划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为南山旅游乃至我国其他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准确认识旅游市场环境,把握旅游市场的需求,从而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是旅游企业经营制胜的关键.国际上对于旅游市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逐步在中国旅游业中得到运用,并越来越予以重视.陈文生较早提出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甘澜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调查方法进行了最初的探讨;刘杰提出了在旅游规划中要重视市场分析;此后,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许多学者分别对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市场营销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1].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旅游业已成为许多省市发展当地经济的重点产业,但由于地方财力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缺乏大量的资金。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加入了经营权转让行列。本文研究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模式,为经营权转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融入人们生活的当今,旅游业也被提升到了"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如何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水平,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其中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资源,其品质良莠是吸引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用标准来完善旅游景区品质,职能部门为之进行了不断地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产业,危机事件往往会改变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安全稳定的环境,最终危害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界定旅游景区危机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景区危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设定权重,最后以麦积山石窟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财富。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景区类型是影响景区选择哪种经营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旅游业已成国民经济最强劲和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各地政府都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新余市仙女湖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巨大的带动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仙女湖景区的旅游营销环境,指出了景区营销中的主要问题和竞争优势.对提高仙女湖景区的营销水平和效率,进而提升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婧 《管理学家》2022,(19):16-18
进入21世纪,旅游业逐渐在各个国家中呈现出飞速增长的状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景区的良好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换言之,缺乏良好的旅游景区环境会令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不良影响。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可知,因为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景区管理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乱丢垃圾、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污水流成河等。基于此,为有效推动旅游行业的更好发展,可在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发挥循环经济模式的作用,这也对诸多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效用。  相似文献   

18.
巩明 《活力》2011,(1):94-94
本文论述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特色: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加强城市建设、景区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学习和借鉴重庆经验,加快哈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建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发挥全省旅游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阮秀梅 《企业经济》2002,(12):210-211
众所周知,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本国的旅游业.在我国,旅游业成为许多省市地区竞相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开发过度.过度开发造成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的痕迹严重.使得景区自然度、美感度严重下降,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址,由于太多的人工雕琢,丧失了原有的古朴风貌,甚至有失去其文化内涵的危机;二是开发不足.  相似文献   

20.
陈洁  于琳  李春意 《价值工程》2009,28(1):52-54
近几年,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其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日渐突出而广泛引起关注。河南焦作各县域旅游资源丰富。然而,除了云台山以外,其它县的旅游产业还都处在起步阶段,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后发优势理论,以云台山景区为代表,概述了焦作旅游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了其它景区与云台山景区的差距,并介绍了焦作各县具有后发优势的景点。最后,为焦作其它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后发优势的发挥提出了相应对策,对于促进焦作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