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亚娟 《金融经济(湖南)》2013,(12):33-37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越来越多。本文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基于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分析,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分别以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明显的影响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玉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4)
经济投资问题,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在全面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当前经济中存在过度投资问题的表现、过度投资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及其预防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来对处在变革中的我国经济投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5.
6.
7.
金融生态是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协整模型,分析金融生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省际间的比较,对金融生态建设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金融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金融市场虽有所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影响经济的增长.本文以金融发展为变量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有效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银行忻州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00,(5):52
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1996年以来七次调低存放款利率,储蓄存款增速明显放缓.储蓄存款走势变化,将对经济金融运行及储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安徽省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省金融结构(银行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股市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大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金融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与促进.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入手,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大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金融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与促进。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入手,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安徽省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省金融结构(银行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股市的发展对我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 ,低效率“的特点.运用数据包络( DEA)分析方法对我国 1991-2002年的金融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方面是有效的,但投资转化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如何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高达9.8%,工业迅猛发展,资本劳动比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碳排放量大幅增加.本文从技术及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3,8(11):8-14,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7.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对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既危及到民生的进一步改善、社会的长期稳定,也给党和政府带来了压力、挑战。为了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全面掌握经济危机对区域经济及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弱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在调整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增长等方面起到了明显成效,并将在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次宏观调控切实做到了“抑扬并举,有保有压”,为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虽然此次调控使得少数行业受到影响甚至遭受了不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但这是不可避免的“调控成本”。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当前的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金融部门要主动协调与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达成共识,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