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世界各地逐渐兴起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金融的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有着关键意义,如何发挥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是令人深思的课题.本文以低碳经济的由来和内涵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各行各业的建设工作中,极其强调低碳经济理念的融入,为我国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鉴于此,本文以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先简单地对低碳经济和旅游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后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部门、监督体系、宣传教育以及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3.
谢健 《中国商论》2023,(6):105-107
为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探寻金融支持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可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进而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这也验证了金融支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金融措施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以湖南省为例,从通过对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的描述,提出了金融支持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并论述了金融支持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雳 《北方经贸》2014,(12):64-66
为了客观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城市低碳经济的评价模型很有必要。根据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沙22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大力宣传低碳理念;加快碳汇建设,提高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6.
老工业基地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双重压力,需要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文章以徐州市为例,分析了商业信贷、资本市场和财税政策对老工业基地低碳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现状,提出推广绿色信贷、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当代经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国现在处于是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如何在保证经济建设速度的基础上也能保证质量,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设就尤为重要。通过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分析发现,任何国家的经济建设早期都不可避免地要牺牲环境进行,而如何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当今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国际经验角度,对于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如何权衡低碳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对于我国现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困难进行新的解读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架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我国要加强主观意识,包括政府意识、企业意识和公众意识的培养;要完善客观规制,包括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管理体系、加快低碳经济立法;要加大政策支持,包括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惩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要完善监督机制,包括加强低碳产品市场监管、建设政府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媒体监督力度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主体,其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竞争力的提升。本文立足河南省省情,基于SWOT模型的视角对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河南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9,(11)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目前人们比较青睐的一种经济模式。在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以金融的有效支撑作为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切入点,对低碳经济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对低碳经济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健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模式、对低碳经济模式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改进。在金融支持下进行低碳经济的推广,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一种对资源和环境更为有利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急需转变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财政、税收宏观政策支持和碳交易市场、碳金融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低碳经济下,建设低碳经济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规律的同时,顺应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经济城市.本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述和发展重要性的分析,以及对汉中的环境现状及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最终得出汉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如何顺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绿色信贷金融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各商业银行应思考的问题。金融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信贷投放量往往决定着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在发展低碳经济形势下,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完善绿色金融服务项目,开发新的低碳信贷品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能源以及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被提上日程。低碳经济属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能够对低碳以及环保理念进行有效落实,促进经济实现良性发展。而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本投入,而由于政府投入资金往往是有限的,所以金融支持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针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内容开展了分析与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金融支持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低碳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发展时各国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由于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资金需求巨大,加上CDM交易机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中国金融业要把握机遇,适时调整并不断创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开展低碳金融衍生品创新和加强低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等措施来实现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飞 《商》2013,(20):245-245
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基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并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实现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北应当以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心,通过促进居民生活方式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湖北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科教优势,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约束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湖北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湖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循环农业和低碳装备制造五大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软环境,必须通过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低碳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文将在系统阐述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针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化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河南省当前经济中的重点。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金融支持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河南省金融业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金融资源倾斜;持续支持以"三农"为代表的社会薄弱环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推行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为加快中原城市集群建设、城镇化进程提供金融支持等。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南京低碳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二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三是坚持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四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五是坚持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六是坚持调整能源结构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七是坚持实施污染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一要加强宣传,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四要确立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五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