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芸  吴俊 《江苏商论》2010,(7):152-154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抵抗危机的首选宏观管理工具。回顾美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轨迹,发现近20年的财政政策已经不仅仅是短期需求管理的工具,并且成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乃至长期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对比中国的财政政策,也为以后的实施提供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上升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客观上需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的方向和侧重点,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突出公共财政特征.  相似文献   

3.
积极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阎坤 《财贸经济》2002,(4):32-38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达到某些既定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具体运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为刺激内需、克服通货紧缩,连续实施了三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效果总体来说喜忧参半.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另一方面,由此引致的财政赤字连年累积,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公共支出效益的不尽如人意等也令人担忧.笔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具,短期之内其正面效应会大于负面效应,但从长期来看其负面效应会大于正面效应,从而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4.
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工具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标定位是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支出,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大工具:一是扩大财政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中国1990-2008年之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短期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长期内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财政政策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向楠 《中国市场》2008,(39):40-41
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股市价格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国家多次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股价指数影响较大的因素有:财政政策工具印花税、货币政策工具实际利率、货币政策中介变量、货币供给量。本文通过建立这些变量模型,发现股价指数与印花税呈正相关,与货币供给量呈负相关,实际利率对股价指数影响不显著,而且股价指数与印花税、货币供给量不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财政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目标设定欠合理,政策始终是以经济增长多少为目标,结果经济是增长了,但财政政策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并未完全达到。具体表现在经济自身并未稳定,社会整体和谐有待加强等方面。应建立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从根上解决财政"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期,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此次资产购买计划没有限定时间和金额;在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债务膨胀面临"财政悬崖"、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选在即的背景下,QE3的推出多少有些无奈;可以预计,QE3所承担的使命很难完成。QE3对中国的影响有待观察,为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短期内应适度控制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的释放,中长期则应推动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对人力资本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别从增加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调整教育性财政投入结构和完善人力资本的税收制度角度论述了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的财政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郭其林 《消费导刊》2009,(7):108-109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政府迅速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以此作为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既能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和问题,扩大内需,使我国经济较快走出困境,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又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收入分配公平、"三农"等民生问题。但也必须注意防范政府包办一切、急于求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