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完善的资源依赖型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体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构建与之相符的生态补偿机制,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型的重要保证。内蒙古区域各类资源丰富多样,依靠资源发展的县域地区数量较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顺利转型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将直接决定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绿色的发展。如何构建符合内蒙古地区特色的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通过回顾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变迁过程,将为找到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正在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必须依托于区域资源建立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草原牧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托于内蒙古资源发展的县域地区非常多,为了促进这些县域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实践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在构建县域生态补偿机制时,其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范围非常狭窄、补偿力度不足,所以在县域地区的生态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对生态经济背景下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消耗与日俱增,内蒙古从原先传统的游牧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其矿产开发为内蒙古的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也随之而来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经济等负面问题,如草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效益低下、资源过度采集、环境退化等问题,因此,建立有针对性并适合内蒙古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刻不容缓。本文系统分析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实情提出建立符合我区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海瑞 《商》2013,(9):214-214
资源依赖型地区通常是指该地经济是依赖于其相关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地区,这种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其主导产业是围绕着当地相关的资源而展开的,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靠开发和利用当地相关的经济资源。但是不合理的开发使得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逐渐被消耗殆尽,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环境部推行的一项环境保护机制,自实施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揭示小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我国大多数经济的发展,都是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所以面对资源的日益枯竭,需要重新找到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进行经济转型。否则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将会越来越激化,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如今我国很多地方的县域经济都是资源依赖型,进行经济转型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矛盾,面临这种困境,经济转型将何去何从?本文详细探索了资源依赖型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省区自身财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本解决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问题的关键。文章从阐述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意义及作用入手,考察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指出目前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有关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和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依据,生态正义和环境均衡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原则,效率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国生态环境的核心区域,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在阐述生态补偿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生态补偿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和总结我国生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定价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生卫  肖荣阁 《现代商业》2007,(10):144-145
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补偿标准的确定问题,由于生态补偿是一个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在补偿定价的依据上应该充分考虑制约生态补偿的各种因素,特别应考虑生态损害的程度、改善的程度以及生态价值的增加程度。在定价模式上应把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把有价与评价结合起来,把科学定价与依法定价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制定生态补偿的定价机制并使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构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到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客观的分析了现阶段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从内容、实现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构建,并提出了保障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关系到全国的水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本文以三江源为研究区,通过探讨三江源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及实现形式,提出了构建该区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补偿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在生态补偿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资源型省区青海省入手,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文献的研究,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生态补偿模式、生态补偿标准三个方面探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态补偿需要创新及改进的地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包括:注重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的多样性、推广市场补偿模式、根据生态类型的特点灵活制定补偿标准、平衡区域间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吉林省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手段单一化.完善吉林省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相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制,建立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环保型效益经济.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3)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空气污染的形式也多样化,如雾霾、颗粒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在该领域方面的法律规制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我国亟需加强对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研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弥补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推动生态补偿机制法律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客体、对象、方式以及补偿的标准,空气污染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事实现状及立法现状。此外,着重制定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法规,划分所涉及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解决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适度性发挥市场在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上的最大作用和让公民也积极地参与到空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限制开发区是重点扶持的保护型开发区域,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分析了限制开发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理论研究不足、法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限制开发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体系;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建设,规范生态补偿;国家统一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20.
胶州湾是青岛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里,无度的围填海工程使胶州湾面积急剧缩小,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建立切实可行的填海造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明晰界定填海造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确定补偿的主体与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补偿方式,探索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机制。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青岛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