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对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澄明理论的本来含义,辨析相关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赋予理论新的内涵和生命,对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对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澄明理论的本来含义,辨析相关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赋予理论新的内涵和生命,对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个深化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高潮正在兴起 ,且呈多家争鸣之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凌云新著的《劳动价值论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 0月版 ,以下简称《新探》) ,正是这个高潮和争鸣中涌现的一项颇有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这种创新在于 ,它把坚持、发展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视角。   1 .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必须澄清三大理论迷误。《新探》在全书结语中尖锐地指出 :“虽然当今中国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价值三个层面考察了《资本论》中劳动力价值的概念体系.通过重新梳理和深入思考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代际问题和教育观点,对劳动力价值相关理论的不足和内在诉求有了更新的认识.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尝试提出"劳动者商品"概念,认为劳动是"劳动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则是"劳动者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数字劳动作为新型劳动形式,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产物。了解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厘清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动的内涵,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指导地位,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其实质是深化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研究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必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明确提出了价值函数的基本假定和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推导出相应的短期和长期价值函数;并借助短期和长期价值函数,具体分析了商品价值量在短期和长期中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劳动变化、资本变化、劳动和资本同时变化、劳动和资本同时和同比例变化以及生产函数变化对价值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经济领域与数字信息深度融合,出现了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依旧焕发着生机与活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也迎来新挑战,数字经济的生产方式与劳动方式出现革新,数字劳动的二重性与异化表现呈现出新形式。因此,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效用价值论之相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在三个方面是相通的:一是二者都认为使用价值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二是马克思对供求规律的阐述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变化的阐述具有形式上的共通性;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序数效用论都肯定人们对消费品的判定具有"序数"意识.实际上,效用价值论并不是主观价值论而是客观价值论.至于消费者对商品价值判定上的不统一,乃是由事物评判标准的二重性所使然,体现了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关系,不能认为就是非科学的;其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国家定价",才是商品价值的扭曲表现.应当从"劳动"和"效用"两重角度把握价值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刘铁明 《生产力研究》2012,(8):254-256,261
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40篇研究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构建一个比较公认的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讨中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展开的研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研讨的核心问题并不突出.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研讨中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价格决定问题,二是价值本质问题.尽管存在具体理论和概念上的分歧,在价格决定问题上各种观点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共识.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价值本质问题.晏智杰对劳动价值论的反思及其同卫兴华展开的激烈争论已经将价值本质问题凸现出来,但全面深入的研讨尚未展开,这应当是劳动价值论研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奚兆永 《当代财经》2001,(10):10-15
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前提并不只是原始的物物交换,它涵盖极其近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也不是无偿原,而是支付代价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化为简单,这本身就意味着也包括复杂劳动在内。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也并不如晏智杰教授所说是“三步分析逻辑”,所谓“三步分析逻辑”充其量只是马克思对价值实体的分析,而整个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而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又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有机体所作的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逻辑是一个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决不是什么、三步分析逻辑”所能概括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劳动价值论,并无狭义广义之分,把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称为所谓“狭义劳动价值论”,只承认其学说史的意义,否定其现实的意义,有贬低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之嫌。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mputes the values of commodities(including fixed capital) as well as production prices in China's economy. In light of Marx's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ratios of production prices to the values of 24 major commodities are compu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atio of price to value in agriculture is the lowest, which indicates that agriculture is facing an unequal exchange of labor with other sectors.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统计及客观赋权的方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构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江苏和广东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玉长 《财经研究》2002,28(4):44-49,72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其次,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第三,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纬度,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及其与当代现实的关系;需要从理论本身的原创含义和现实价值出发,准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9.
服务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服务模块化是合并型多维构念,包括服务产品模块化和服务流程模块化两个子维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利用效果指标建立了服务模块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因具体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与此同时,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