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4年PPP项目的密集投资与建设开始,现阶段PPP项目已经进入集中落地与运营期,如何处理社会资本退出的问题,越发显得迫切。本文从公共财政与金融学的角度,总结了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点。认为PPP资产证券化使地方公共建设与运营具有可持续性,并约束了地方政府在公共领域的过度投入;同时,PPP资产证券化导致风险"加速器"效应、社会资本方的"恶意退出"与PPP合作双方在证券市场上的"共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立军 《商》2013,(9Z):128-128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资产证券化将商业银行所发放的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研究表明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能降低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冯昱岚 《致富时代》2011,(2):158-158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被银行广泛运用。究其原因是由于银行可以借此来转移资产、减轻资本约束的压力、促进融资和实现表外创收等。此外,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总之,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自身、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有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美国华尔街广泛流传的一句话。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新型融资手段和风险管理技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开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的阐述,分析了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存在的难点,并从政府、法律制度、中介服务机构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运营的沉重负担是资产证券化的内驱力,高铁资产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铁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产证券化是推动铁路建设融资方式改革和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较好途径。资产证券化有多种路径,适合铁路资产的路径主要有收益权出售、IPO、并购重组与整体上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铁路有关企业应借助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积极开展铁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创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即PPP模式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速度较快。PPP模式的引入是解决政府债务负担,更好地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PPP模式自身的特点和立法的不完善等,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政府债务的进一步加重。本文针对这些债务性风险的产生原因,如风险的分担难度大、不合理,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梁  李春玲 《现代商业》2014,(14):109-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逐渐被引入到融资的过程中。当前,作为资本市场颇受欢迎的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因此,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势,并对并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以其融资结构的创新和资本利用率高的特点,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我国的资本环境也适时引入了资产证券化,并已进行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尝试。而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环境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隔离机制的有关问题,主要从SPV的独立、SPV的设立方式以及资产转移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风险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将高达3.9万亿元,而目前铁路总公司依靠负债融资的模式难以为继,只能依靠继续借债完成还本付息,并且铁路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缺乏及时的退出机制。铁路资产证券化正好满足了铁路总公司和社会资本的需求。其独特优势可以在改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文章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的先行条件,结合现在高铁自身的特点,运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得出资产证券化在目前高铁建设中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沈锟 《商场现代化》2006,(23):198-199
风险资本的退出是关乎风险投资成败的重要环节,资产证券化为风险资本的退出和再循环创造了新的途径。实现风险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根据风险企业的特点寻找适合证券化的资产,实施规范化的运做,确保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证券化(ABS)是将优良应收账款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它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末期,资产证券化首先在美国诞生,并很快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重要工具。近些年来,资产证券化又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我国有的企业与银行合作.也开始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深圳中集集团首创成功先例,与荷兰银行成功运作了近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实现了双赢结果。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在此拟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资产证券化的理念和运作模式。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住房贷款证券化”;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则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政策的放开意味着资产证券化的国内操作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但受制于国内的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环境,已有的中远集团、中集集团等几例资产证券化大都采取了离岸(offshore)操作的模式,也有不少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进行融资的基础设施建设案例,故资产证券化会越来越普及,但要完全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一些风险,本文重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然而,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必须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防止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中国要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管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隐患的日益增强,以及银行监管所要求的资本量增加,使得作为风险转移方式之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充足率不足、银行业所处的环境以及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的现状,说明了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势在必行。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有广阔的需求前景,大量的国外成熟、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决定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资产证券化发展,能够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如此能够为企业更好地实现生产经营做基础。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资产证券化对于企业发展有较大的有利作用,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只有做好全面性分析,合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推动自身良性发展。本文就针对于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是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论叙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运作过程,以及在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难点,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此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巨灾风险证券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和保险方式,是金融与保险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不仅可以扩大保险业的巨灾承保能力,而且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目前的巨灾保险制度,指出我国应利用资本市场的巨大资金来提高铁路工程巨灾风险管理水平,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证券化战略,在比较分析了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产品特征后,提出了在铁路工程中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债券模式,最后对巨灾风险证券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