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我国存续时间5年及以上的32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从2010年到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广义最小二乘(GLS)的方法,检验了我国保险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面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比例、金融背景董事比例、法律背景董事比例等特征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教育背景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应不断加强董事会治理机制建设,实现董事会治理机制从合规性到有效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理机制,健全而高效的董事会可降低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以我国新三板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群这一视角,基于7248家新三板企业的69162名董事的简历信息,从其领导特质、性别特质、政治关联、专业背景以及学历背景等五个维度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个体特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的不同特质是影响新三板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董事领导特征为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女性董事数量增多、董事拥有政治关联、董事拥有财会与金融相关领域工作经历、董事学历越高,新三板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概率显著增加。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新三板企业董事个体特征中的关键影响变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中小企业进行董事会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对其进行经营绩效和投资价值判断提供实证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3.
杨肃昌  阮受郎 《时代金融》2014,(17):192-195
商业银行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选取2010-2012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对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数量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间呈负相关,并且都是显著的。而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外部监事比例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对银行内部控制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大股东的国有性质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4.
公司复杂性、最优董事会及其独立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国公司治理都实施统一的董事会治理监管,然而公司经营环境复杂,最优董事会是否是内生性的争论成为近年来公司治理关注的焦点。本文以CEO寻租空间、监督成本等构建最优董事会抉择模型,研究发现:治理成本的存在,使得CEO寻租空间对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有积极影响,而监督成本对二者有负面影响;从边际治理成本角度,最优董事会与其独立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我国1999~2008年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一定监管条规下,最优规模与独立性的替代假说成立,鉴于公司经营差异性,僵化的监管制度将提升治理成本,造成董事会效率低下。由此,建议监管机构从治理执行效果出发,考虑最优董事会的相机抉择行为,采用柔性化的监管条规,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以我国2002—2012年间上市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基于金融创新中介作用的视角,研究了董事会异质性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年龄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会性别、年龄、任期、教育背景异质性与金融创新显著正相关,金融创新部分中介了董事会年龄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丰富董事会异质性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为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董事会成员配置提高金融创新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会议机关,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董事会特征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两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专属于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规律。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优董事会规模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热点讨论话题。许多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绩效评价,及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绩效相关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对很多学者研究的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董事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因素等公司治理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将公司治理的诸多影响因素整合成一个综合指数来代表公司治理水平进行的研究进行分析等。本文围绕青海省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的实证结果,从制度和理论的视角解释,提出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3-2010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商业银行董事会的治理作用不明显,而机构投资者却有很好的治理效应.在以独立董事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对于低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具有互补效应;对于高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呈相互替代的关系.在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无论是在低机构样本纽中还是高机构样本组中,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之间都呈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满一年的14家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治理特征对银行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股权集中度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绩效负相关,而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就董事会治理而言,董事会规模与综合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薪酬与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但独立董事比例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郭焰 《中国外资》2009,(6):120-121
本文选取2004—2005年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董事会的主要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对公司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