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该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历史资料,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了人口、耕地以及粮食的发展趋势,并对三者进行了关联度分析,根据预测和分析结果,探讨了人口、耕地和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研究新疆的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动态变化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取新疆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总量和均量指标,分析各指标在1996-2005年的变化情况。通过历年总量和均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各指标变化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历年总量和均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新疆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1999年合肥市耕地、人口、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下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和耕地减少的形式以及人口、粮食的变化,并用回归法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研究认为在2005年、2010年合肥市食物保障能力分别在97%和95%;提出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和实现途径,为合肥市在实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做好耕地—人口—粮食系统生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分析江苏沿海1999~2007年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3区14县(市)耕地压力指数(K)并划定耕地压力分区,以进一步分析K值区域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7年江苏沿海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开始阶段持续降低,并在2003年跌入低谷,至2007年有所回升。(2)根据耕地压力分区结果,从江苏沿海整体分析,K值呈现2003年大于2007年大于1999年的特点;从区域地市级分析,K值大致上呈现南通沿海大于连云港沿海大于盐城沿海的特点;具体到各县(市、区)耕地资源承受压力变化,东海县等7个县K值持续最小,南通市区和连云港市区K值持续最大,盐城市区等4个县、区2003年K值较1999年大幅增加但至2007年已回落,通州市等3市K值较大且呈增加趋势,赣榆县K值变化幅度最大。文章最后还探讨了江苏沿海不同区域的耕地-粮食-人口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巢湖市1978~2001年人口、耕地、粮食历史变化特点和规律,运用灰色动态模型GM(1,1)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根据预测结果,结合该市具体情况,提出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杨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的水产、畜牧、林业、乡镇企业都发展很快。农业最大的根本问题是耕地锐减,粮食生产不稳,甚至出现滑坡的趋势。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口增加很快,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大,人地矛... 相似文献
7.
范继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4):11-14
本文利用我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发展进行定量预测分析,为制定未来粮食安全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按现阶段中国人口、耕地与粮食单产发展形势至2020年用于种粮的耕地面积10.74亿亩,粮食单产5518.60公斤/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441.56公斤。用于种粮的耕地面积比《全国粮食安全发展纲要》11亿亩的指标少0.26亿亩,人均粮食占有量较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395公斤的粮食安全指标高46.56公斤。建议通过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实现人口、耕地、粮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分析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协调关系,研究耕地资源和粮食总产量减少的原因,探讨了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浙江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矛盾比较突出,粮食和耕地压力日趋严峻。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对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证国家粮食安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淮南市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淮南市历年耕地产出率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修正的AEZ法对全市耕地单产潜力进行远近期预测,采用灰色预测及相关模型推算出未来各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参考国内相关消费水平研究,得出全市2010、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并针对提高全市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提出了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在对该区域耕地资源及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耕地资源现 实粮食生产潜力和可承载的人口数量进行了评价。石家庄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评价以2009年为基础 年,对2009年及以前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以2015、2020、2030年为目标年,确定不同的营养标准,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法相结合对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 继而对该区域预测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铁松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20(3):33-35,39
对四川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四大旅游资源区,阐述各旅游资源区的区位与资源特色,以及各市、州在2001—2015年期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四川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情况,依据全国土壤侵蚀分级系统、强度划分体系,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全省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侵蚀类型分水蚀、冻融侵蚀和风蚀三类,但侵蚀类型的空间差异明显,水蚀严重区位于川东,冻融侵蚀作用影响区为川西,风蚀影响区为川北一带;②水力侵蚀为土壤侵蚀最主要的类型,影响面积占总面积的87.7%,冻融次之,风蚀影响面积最小;③侵蚀强度分析显示水力侵蚀强度最大,风蚀强度次之,冻融侵蚀对土壤的破坏程度最小;④土壤侵蚀的分布与地貌、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及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受历史、地理、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影响。四川省城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城镇地域空间分布和城市等级规模等诸方面。具体为城市化质量水平偏低、建制镇地域分布密度高、城镇等级规模分异大和极核型首位分布。四川省的地形地貌、环状与线状的交通布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强烈的政府行为共同构成了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四川省旅游主题公园的地理分布、类型、特点以及在开发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四川建设高品质旅游主题公园的持续发展策略,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地跨扬子克拉通、松潘一甘孜造山带及秦岭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省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地质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条件.四川省已经批准的国家地质公园数量已达12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分析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加速了水力资源的开发,四川省占有全国水力资源四分之一的经济可开发量.水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了四川省发展水电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用循环经济原理来指导四川水电开发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