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情况与外汇管理问题的提出乡镇企业由于适应市场指导向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日益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一支重要力量。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出口和劳务收入,共为国家创汇45亿美元;1987年上半年部分沿海城市的出口产品交货额比1986年同期增长80%以上;出口产品数量、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为国家赢得了声誉。1986年广东省乡镇企业出口产品总值达18.3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3.57%,占当年乡镇企业总收入132.28亿元的13.8%;1987年又增长了72%达31.48亿元。连同来料加工工缴费收汇3.8亿美元,合计创汇逾十亿美元,成为广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就把乡镇企业的地位讲到了家,而且很有新意。使人们的认识产生新的飞跃,新的升华。只有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把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的主体抓,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我省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新的振兴。经济结构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效益问题。我省经济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直接影响全省经济效益,因而调整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这是关系我省经济能否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村二、三产业落后。世界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南方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二、三产业,即非农产业发达,占农业总收入、总产值的比重高。广东顺德县工农业总产值12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2亿元,在18亿的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的比重占75%。从我省来看,尽管粮食生产登上了400亿斤台阶,但乡镇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效益上还远未到位,与发达省份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据统计,我省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为40%左右,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的比重为23.5%。这两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发达省份,而且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畜牧业这几年上的较快,但就其在农业总收入和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来看仍然很少。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从解决农民奔小康的需要,还是从贯彻中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决策看,都必须强化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把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件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抓好。  相似文献   

3.
张庆君 《农业经济》2006,(11):75-7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乡镇企业正在扮演着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地方社会和谐的重要角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乡镇企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都有着直接而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有着很大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出口创汇能力强,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9800亿元,是2000年的2.25倍,年均增长17.6%;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在出口产品上突破以往的主要以纺织品等为主的产品模式,例如2005年乡镇企业机电产品出口交货值就达到2360亿元,是2000年的1.22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是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联产承包,到乡镇企业。再到村民自治,千万农民工大涌动,可谓波澜壮阔,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露出来,甚至激化,这些都为农民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分。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03,(4):1-1
国家农业部的宗锦耀、陈剑光、张国良撰文,要发挥乡镇企业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乡镇企业从发展之日起,就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为己任,通过各种方式安排农民就业。截止到2002年,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3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27%。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力的人数不断增多。虽然中间年份增减变化起伏较大,但总体上增加农村就业的趋势没有变化。他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核心在就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活动主体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1 我国农民素质不高。农民素质水平低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从表 1可见 :1990— 2 0 0 0年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但提高幅度不大 ,2 0 0 0年 ,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民占总人数的 88 3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农民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也相对较少 ,如 2 0 0 0年 ,广东省有 88 6%的农民未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 ,农民的学历低 ,接受技术培训机会少 ,这也是他们…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汉 《农村经济》2006,(11):70-72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度有了巨大提高,农产品贸易额和农业引进外交额都迅速增长、乡镇企业产品出口额也增长很快,这种逐步外向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对汇率变动具有相应的反应强度。换言这家,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将会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以及加入世贸后农产品贸易、农业外交引进和乡镇企业出口面临竞争的压力,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农村经济政策 ,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转移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创造了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社会转型。但是 ,近年来 ,由于农业内部深层次矛盾以及乡镇企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突出 ,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回落 ,农民增收缓慢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下降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笔者认为 ,除了继续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外 ,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l.农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结构有所改善。2000年除粮食、糖料减产外,大部分农产品增产。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回升。2000年乡镇企业在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出口等方面扭转了前三年连续下降的局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  相似文献   

10.
周森 《南方农村》2000,(5):22-25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乡镇企业经历了从1984年开始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期和1996—1998年的大幅度回落期,于1999年开始回升。当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91.52亿元,总产值1413.95(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6.27%),其中工业111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28%),出口交货值311.27亿元(占全市出口交货值的45.58%)。农村中60%的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农村市场的战略目标 14年前,我国农村率先进行经济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接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乡镇企业所创立的灵活的经营机制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备了条件。农村工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了物质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农户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的乡镇企业的全面高涨,构建了农村商品经济的主体地位。农村市场的建立已经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根据中央的部署,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实施农村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化经营拉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高效农业发展,全省亩收入 2000元以上高效农田达到 3500万亩,其中 3000元以上的 1200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35%和 12%;提高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1999年创汇 2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23.3%;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达到 32%;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辽东半岛的开放和营口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趋势,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劳力、资源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的外向型经济,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这在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战略课题。一、营口市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形势和现状营口市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是稳步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其特点有五个: 一是乡镇企业出口收购值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1987年乡镇企业出口收购值完成9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大大高于农村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速度。以出口收购额计算,在全省居第二位。同时乡镇企业创汇大于用汇。1985年以来为国家创汇5000万美元,用于自身引进改造的外汇不到200万美元,创用相抵,净创外汇4900万美元。二是发展了一批出口专厂和基地,形成了具有营口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出口产品生产体  相似文献   

14.
沈静宇  孙军 《农业经济》2004,(11):21-22
在我国,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九五”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速度放慢,出口增幅下降,安排劳动力减缓,东中西差距拉大等新的情况和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融资困难。在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5.
经过3年的发展,遵义地区庭院经济与大田经济、乡镇企业并驾齐驱,已成为构成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根据各县市调查推算。1995年全区庭院经济纯收入23.35亿元,比1994年增长17.76%,农民人均庭院经济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 农村经济政策的稳定带来经济繁荣,为发展庭院经济创造了宽松环境。爱动脑筋、善经营的农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1999,(10):14-15
江苏乡镇企业萌发于50年代,如今已成长为"经济巨人",并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8年,在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为9510.2亿元,占80%,即"五分天下有其四";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产值为8449.5亿兀,占64.1%,近"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之路1978年以前,全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耕地上搞强化开发,不仅经济运行的数量和质量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978年以后,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全省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我国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将乡镇企业全部归入农村经济范畴。本文认为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使得我们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如果采用收入法来计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 ,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用收入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少的一部分 ,而且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减少。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城镇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始发于1958年,当时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农民集体举办的社队企业,就地实现农村剩余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转移,逐渐形成了农村工业,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就此诞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的主体,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又少的国家里,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更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江苏省吴江市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一方面,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和农民剩余劳动时间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逐步发展和新兴小城镇的建设又使农村剩余劳力大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力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从吴江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看,到2000年,在全市33.22万个农村劳力中,一产劳力9.72万人,占29.26%,二产劳力17.4万人,占52.38%,三产劳力6.1万人,占 18.36%,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为3710元,占70%。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丹阳市界牌镇改造和提升原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老板经济”,“块状经济”和“凤尾经济”,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在探索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