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版《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即将启用,此版合同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以及最近国家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做了十分及时、卓有成效的修改,能更有效地保护广六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玲 《北京房地产》2005,(3):99-103
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示范文本几经修改,目前实行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文本为自2003年12月01日起使用的文本,该文本较之以前各个版本的合同来说,在对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维护上,以及对商品房买卖相关事项的约定上都有了长足和完善的发展,笔者作为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的专业律师,结合诸多发生在开发企业与买受人之间形形色色的案例,就该文本尚需补充和完善主要事项,不揣冒昧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与各位读者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东房地产》2006,(5):6-8
为解决商品房交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规范交易行为,国家先后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解释》)等一系列商品房交易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和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巴蜀质量跟踪》2001,(21):15-15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规定》的要求.商品房在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4,(2):117-121
商品房买卖合同说明1.本合同文本为示范文本,也可作为签约使用文本。签约之前,买受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合同内容,对合同条款及专业用词理解不一致的,可向当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咨询。2.本合同所称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的房屋。3.为体现合同双方的自愿原则,本合同文本中相关条款后都有空白行,供双方自行约定或补充约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对文本条款的内容进行修改、增补或删减。合同签订生效后,未被修改的文本印刷文字视为双方同意内容。4.本合同文本中涉及到的选择、填写内容以手写项为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已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虽然目的在于依法保护商品房买卖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但对购房者来说,《解释》不是万能的,如果能够认真研读,正确面对和运用《解释》来增强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才能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预见纠纷,避免无谓浪费金钱和精力去打官司。  相似文献   

7.
法规     
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建住房[2000]2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近几年来商品房买卖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1995年印发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现将《示范文本》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推行《示范文本》的意义,大力推广使用《示范文本》。近年来,消费者对商品房投诉较多,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广告虚假、一房多售、面积缩水、质量低劣、延期交房、产权纠纷等。出现这些问题,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合同不规范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将影响到住房消费热点的形成。推行《示范文本》,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合同缺款少项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不确切,而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有利于减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促进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利于调动消费者的购房热情,促进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各地要以推行新的《示范文本》为契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切实...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形式、效大、销售广告和销售资料、销售欺诈、房屋交接、房产证的办理以及《解释》的时间效力等方面,就如何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9.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文件.并将于2003年6月1日开始执行。这是对以前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将更加明确、更加细化、更加清晰地阐述了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地产》2008,(4):I0010-I0015
各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工商分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自《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推行以来,对维护买卖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文件等的不断完善以及近几年合同示范文本推行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市建委和市工商局对其进行了修订。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0):45-47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2.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2):40-42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3.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1):52-54
编者按: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商品房买卖活动日益频繁。如何保护商品房预售中消费者的权利,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如何有效防止由商品房预售而引起的纠纷,是摆在人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公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商品房买卖在实际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05,(22):31-31
关键词:新购房合同 起因:商品房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一些开发商利用强势地位。在合同中单方加入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一步破坏了买卖双方之间平等的交易关系。 时间:2005年2月 聚焦:今年2月。北京市率先制订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标准文本。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新购房合同范本。7月。《广州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也郑重面世并付诸实施。 影响力:买卖双方更加平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蜀都房地产》2004,(10):15-17
建设部决定对《贼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95号)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四条第三款中的“城市、县人民政府”改为“市、县人民政府。”二、第六条修改为:“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  相似文献   

18.
如今购买商品房,消费者在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前,常常被开发商要求签订“认购协议”,并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提示,商品房“认购协议”须慎签,谨防一些开发商利用“认购协议”侵吞消费者定金。消费指导专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签订商品房“认购协议”并不是购房的必经程序;消费者支付的购房定金,是“房地产企业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向买受人收取的预付款性质的费用”。根据建设部有关规定,如果双方签订了商品房合同,定金将抵作房款;如未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应当返还所收取的费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  相似文献   

19.
案件回放:跌入一房两卖陷阱 2004年×月×日,林某同白云区某发展商签订《××花园认购书》,约定林某向该发展商认购该花园一单位住宅: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认购价为人民币500000元,在签署认购书时付定金10000元,于2004年×月×日前付140000元,并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余款350000元于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办理银行贷款手续。  相似文献   

20.
林达 《东南置业》2011,(11):95-95
去年5月与张某在福州某楼盘购买了一套在建的商品房,在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约定张某向开发商购买该公司在建的商品房一套,建筑面积108平方米,按套计价,商品房总价款为人民币95万元。但是,在今年6月房屋交付时,张某却发现房屋建筑面积仅为100平方米,比《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整整少了8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