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10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人们看到温家宝总理还在广西抗旱救灾现场,到年初二,他已回到北京并加班审理文件.就在这天,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获总理亲自签批.至此,重庆作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提出,把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合川、黔江建设成为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六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一决定符合重庆的市情,有利于重庆发展一中心多组团分层次的城市群,最终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4.
关于将库尔勒市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宾  黄群 《新疆财经》2000,(1):16-21
  相似文献   

5.
李杨 《中国西部》2010,(6):64-65
现在一个国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区域大小来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决定。换句话说,国家中心城市好比是国家经济的聚宝盆,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建立相应数量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6.
7.
将深圳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措施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长春对深圳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全新的定位,要求深圳加快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在金融、科技、信息、商贸、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成为区域中心,发挥辐射作用。 深圳有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第一、深圳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深圳处于我国华南沿海中部地区,居于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继续转移的路线上,又毗邻国际中心城市香港,是两个市场、两种制度的结合部,具有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同时,深圳东临大鹏湾,西临珠江口,拥有丰富的海港资源,而且靠近西太平洋国际主通道,这些都为深圳建成交通大通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第二、整体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深圳已由建立特区前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到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130亿元,工业总产值12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4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5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逐步构建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一小时经济囤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沿长江及渝宜高速、乌江及渝湘高速带状绵延的“一核六心、一圈双带”的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10.
都市圈,又称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都市圈的实质是由集中化再走向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传统的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小城市(县城)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都市圈则以高速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一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无疑,都市圈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月8日,记者在重庆市召开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民防工作会上获悉,国家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首次将重庆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这对重庆的空间发展、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除重庆外,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有上海,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有北京、天津,珠三角地区有广州。  相似文献   

12.
13.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各省、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都把创建全国战略性产业基地和由国家部委级核准授牌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战略措施,其创新点是,建设跟进世界潮流的服务外包产业和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的国家基地。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努力创建关系国防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国性战略产业基地和由国家部委核准授牌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是重庆打好直辖牌的基本着力点。在当前,应将创建“中国十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成功。  相似文献   

14.
薛超 《上海改革》1991,(5):41-42
南京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特有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5.
郑州作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研究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面临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郑州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郑州必须加强自贸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建立城市联动机制,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文章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出发,阐述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在分析了郑州目前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为把郑州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人文精神表现的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是文化的内核,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城市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当前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应正确意识到人文精神对科技创新和公民素质的积极影响,并结合自身特点,以人文精神为抓手,实施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四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