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杂交水稻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 四川盆地边缘的涪陵地区10个县,从1977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经过7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1983年种植面积为667,833亩,比1977年增加50.8倍,由占水稻面积的0.41%增加到21.60%;亩产由752斤提高到982斤,增长30.59%;产量由占水稻产量的0.61%上升为36.56%,增长58倍,大大超过了面积增长的速度和所占的比重。1983年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多产稻谷3.4亿多斤,增加产值4,695.57万元。全区水稻总产达17.9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稻米生产及其在全球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 1 0 0多个稻米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35 %左右 ,居世界首位。建国 5 1年来 ,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 2 3.5 6 % ,稻谷产量由每公顷1 8.9t提高到每公顷 6 3.1 t,增加 2 34 .34 % ,稻谷总量由建国初期的 4 86 .4 5亿 kg提高到 2 0 0 7.37亿 kg,增长了4 1 2 .6 6 %。在近半个世纪中 ,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 30 % ,而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 4%左右 ,尤其是世界矮杆稻良种的“绿色革命”源于中国 ,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  相似文献   

3.
徐振湖 《农村展望》1997,(1):25-25,27
我们方正县自1981年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实施水稻生产第一次革命以来,水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6年,全县水稻面积已由1981年的4.9万亩扩大到32万亩,增长了6.7倍;水稻平均亩产量由386斤提高到了1000斤,增长了2.03倍;人均水稻纯收入1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56.4%,水稻在整个粮食作物中所处的地位是:60%的面积,80%的产量,90%的产值。作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水稻已走向全国。现在全县有201名水稻技术员和技术农民遍布全国指导种稻和承包种稻,累计指导面积1亿亩。方正水稻生产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将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再用3年时间,建成水稻生产强县。到本世纪末,全县水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米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千斤,水稻总产量达到4亿斤,商品量达到3亿斤,水稻收入达5亿元,加工增值1.6亿元以上。从而完成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为推进全国水稻生产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生产的“马鞍型”发展和价值规律的关系我们黑龙江省现在的水稻生产,和建国初期比较,无论在水稻面积或水稻单产和总产方面,均有很大发展。水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67.4万亩发展到321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5%)。亩产从245斤提高到325斤(1978年),总产从4亿多斤增加到14.3亿斤,比建国初期增加了3.5倍。但从30年来水稻面积、产量的增减情况看,其特点是两头高、中间低,即形成  相似文献   

5.
论科技进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 ,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动力 ,农业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例 ,在 2 0世纪上半叶 ,由于整个世界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全世界平均每公顷粮食经过 50年的发展才由本世纪初的 93 0公斤提高到 1 0 0 5公斤 ,每年每公顷仅增长 1 5公斤。但是 2 0世纪 50年代以后 ,由于杂种优势理论、近代遗传学理论的创立 ,带动了现代育种技术的突破和种子产业的兴起 ,在短短的 3 0年间就导致了世界农业两次大的绿色革命 ,也就是世界粮食作物两次大的结构调整。一次是 50~ 60年代 ,以高秆改矮秆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一、2023年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一)粮食总产再创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二)粮食品种占比日趋合理分品种来看,玉米产量增加,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豆类和薯类产量稳中略增。2023年,稻谷产量4132.1亿斤,同比下降0.9%;小麦产量2731.8亿斤,同比下降0.8%;玉米产量5776.8亿斤,同比增长4.2%;大豆产量416.8亿斤,  相似文献   

7.
(一 )1 .渔业各项生产指标大幅度增长 ,占大农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 2 0 0 0年全市放养水面 58.8万亩 ,比1 995年增加 8万亩。水产品产量 1 8.86万吨 ,产值 1 0 .7亿元 ,分别比 1 995年增长 53 .8%和 1 1 7.4 % ,在全省排名第四位。渔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 1 1 .3 % ,比 1 995年提高了 4 .2个百分点 ,渔民人均纯收入为3 2 0 0元 ,比 1 995年有大幅度增长。2 .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增加 ,养殖面积扩大。 2 0 0 0年全市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达到 2 6万亩 ,占放养总面积的 4 4.2 % ,名特优水产品产量 5.0 3万亩 ,产值 5亿元 ,占渔业总产值的 …  相似文献   

8.
上高县科技兴粮的调查熊森林(一)上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上了两个台阶,由3亿多斤增加到5亿多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超1吨,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亿斤左右,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多年来,L高县的粮食稳定,主要稳定在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9.
涪陵地区10个县,从1977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经过七年努力,到1983年,种植面积达667,833亩,比种常规水稻增产稻谷3.4亿斤,增加产值4,695.57万元。当年全区水稻总产达17.95亿斤,创历史最高记录。可以预料:随着杂交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亩产的进一步提高,必将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全世界玉米生产仍处在一个发展高峰期过去三十多年来,世界上玉米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很多国家可以说是靠发展玉米而振兴了农业、发展了畜牧业、改善了人民生活。1949年,全世界种植玉米的面积是12.5亿亩,到1983年,增加到18.3亿亩;平均亩产,1949年是209斤,1983年达370斤;总产量,1949年是2.796亿斤,1983年是6.752亿斤。其发展速度比水稻、小麦等快得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玉米生产大国,1983年玉米种植面积是3.1亿亩,占当年世界玉米栽培面积的1/6;平均亩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资源丰富的特点。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如何进退,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将产生影响。   2000年黑龙江垦区总播种面积 2971. 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2727. 9万亩,比 1999年下降 1. 5%,非粮食作物的比重由 1999年的 6. 7%上升到 2000年的 8. 2%。垦区 2000年四大粮食主栽作物的产量呈二增二减趋势,水稻、大豆增加,小麦、玉米减少。经济作物中,甜菜受制糖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产量下降 19. 6%,油料、麻类、烟业、蔬菜产量增加。畜牧业加大以五项实用技…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的粮食集中产地,素称洞庭鱼米之乡。粮食是我区农业上的拳头产品,历年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60%以上,而稻谷产量则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1982、1983两年,国家每年在我区征购商品粮24亿多斤,特别是1984年达到了25亿6910万斤。因此,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对地势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自然资源比较优厚,劳动力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现有耕地面积92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在650亿斤左右,2017年突破700亿斤。河北省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省,但粮食品种存在结构性矛盾,小麦、玉米平衡有余,稻谷、大豆产不足需,全省稻谷缺口近60亿斤。河北省内粮食收储、加工、贸易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省内共有粮食企业3000多家,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射阳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综合性调整,全方位接轨"的思路,把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运行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县180万亩耕地,已由传统的粮棉二元结构调整为60万亩粮食、60万亩棉花、60万亩特经的"三六式"布局结构。1997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4亿元,与全面调整前的1992年相比,增长155%。多种经营在农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由以前的48%上升到70%,跃居农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经济增长份额中,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6%。突出调整主体,实施人本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就是直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基于这样的认识,射阳县从一开始,就注意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最活跃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事业一个创举,也是国际上水稻育种方法的新突破。杂交水稻包括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杂交粳稻也初见增产成效。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达7,600亿斤,其中水稻3,30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6%;在全国水稻产量中杂交稻约800亿斤,占稻谷产量24.0%左右。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只有760斤左右,发展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辽宁省建设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条件。(一)水稻面积大,产量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全省现有水稻面积648.5万亩,平均亩产1,021斤,总产66亿斤。水稻是我省主要细粮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5.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4.3%。在面积上玉米第一位,高粮第二位,水稻第三位;在总产量上,玉米第一位,水稻第二位;在单产上,水稻第一位。全省商品稻谷36亿斤,商品率达50%以上。据省粮食局1979年调查,亩纯收入水稻为67.25元,玉米为18.48元,高粮为11.17元,谷子为8.04元,大豆1.29元,谷子为16.15元,水稻收益在几种粮食作物中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最近 ,我们在仁寿县一些乡、村进行工作和农业结构调整调查 ,农村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现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试作如下探讨。一、现状仁寿县地处四川东南部 ,是全省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 ,基层干部的努力 ,全县人民的支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出成效。截止 2 0 0 1年底 ,全县水果和蔬菜面积达 4 4 3万亩 ,总产值 3 9亿元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 33%和农业总产值的 2 6 7%。其中水果面积2 4 8万亩 ,产量 1 0 1亿公斤 ,产值 1 5亿元 ;蔬菜面积 19 5万亩 …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大力发展优质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优质稻米是市场的要求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要求的多样化 ,我国稻米需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买方市场开始形成 ,水稻品种、种植结构和质量与市场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水稻品种米质不优 ,南方早稻尤其突出。据统计 ,南方 1 5个省市 ,目前年产稻谷约 1 .8亿 t,占全国总产近 90 % ,直接食用量达 1 .2亿t,1 998年米质主要指标达农业行业标准二级优质米的早籼稻和主要指标达农业行业标准一级优质米的中、晚稻品种和组合仅占 1 0 %左右。我国曾经是世界第 3大米出口国 ,但在近 2 0年来 ,我…  相似文献   

20.
四十个盆周山区县项目1g数982年 }52年比80年182年比51年82年比80年{82年比81年 、一%{ 、一%1 982年数量 、一% 、一%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1 3 .72}一{(11。246亿元12。599 .8农业总产值2亿元12.76粮食总产量{11643亿斤1 1 .69534.233.746_2亿元13.8110。349亿斤8 .677。76生猪年末数828万头5190万头0 .853 .3里牛年末数}165.5万头8万头0 .06羊年末数{一54.7万只一1一13.6万只一7,9一0。一5.元元OU OU元元0.︻‘292业值农工产平人总人平农业产值1222人平占有粮食699.3斤农村人平口粮539斤农村人平纯收入}226.2元9 171002533232746斤600斤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