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行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时间不长,农村起步更晚,焕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可小觑。市场取向,犹如冰雪封不住的春天,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市场经济初来乍到,农村有些不以为然,不少农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集市经济”。因此,“政府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我种什么就卖什么”的传统指令性计划观念,仍盘旋在农民头脑中,支配着种养行动。可是,生产什么、积压什么的恶性循环使农民陷入迷惘、困惑中。之后,在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先知先觉的农民推出了打破常规的“什么赚钱种什么”的指导原则,照此调整获益匪浅。可事过不久,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农民囿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定势,“没有市场盼市场,市场来了怕市场”,需要县级领导进行思想疏导,帮助转换观念。 以前,国家让种什么,农民就得种什么,国家定购多少,农民就得交售多少,对此农民有怨气。现在,取消计划,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这对于已跨入市场经济“大门”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从事简单生产,习惯于生产什么  相似文献   

3.
一经过14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以商品市场为取向的基础上正逐步活跃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进一步把农民和农村产业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正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困惑。困惑之一:落后的“计划”、“任务”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自主、灵活经营之间的矛盾。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把农民推向市场,让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灵活地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但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由于长时期实行  相似文献   

4.
“什么赚钱种什么”,是当前指导农村进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农村从过去的统购统销、定购定销到现在取消指令性计划、由农民面向市场自主选择种植品种,什么赚钱种什么,这是农业生产上一个新的历史性转变。然而,万事开头难。目前,全国农村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我们既要推崇“什么赚钱种什么”,也要警惕由此而引起的负效应,应正确引导农民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的大潮中,就农村而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农民推向市场,这不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将农民推向市场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农村广大干部推向市场,只要农村广大干部大胆地走向市场,就能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始终在计划体制的轨道上运转,对农民来讲,上面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放开了,农民一下子要面对市场,进入市场,有很多方面一时还很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走向市场是必然趋势。农民在走向市场时必须树立和强化十种意识才能从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一、市场意识 许多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走出来的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不够适应,表现为重视生产却轻视营销,看见别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这样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不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说过: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农村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表明,要使改革的意义为农民所认识和接受,就必须从教育农民入手。如今,农村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已在华夏大地扎下根,结出了果实。然而,走进一些穷乡僻壤,计划经济的印迹依稀可见。不要说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为农民所陌生,就连今日的市场是啥样、明日的市场如何走向,以及种什么有市场、养什么才赚钱这样的简单问题,一些农民也朦胧无数。因此,要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引导、教育农民的力度必须加大。  相似文献   

8.
经纪人是指为买卖双方充当中介 ,促成交易而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 ,是促进商品交换和流通 ,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联姻”的“红娘”。农村是一个广阔而庞大的市场 ,农副产品种类多、数量大 ,但大部分地区比较闭塞 ,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农民的生产和销售 ,都是依靠“道听途说” ,农民兄弟由于“耳目”不灵 ,往往是某商品在某地销售火爆 ,而他们的农副产品却沉睡仓库 ,甚至坏掉、烂掉、倒掉 ,或“三分不值二分”地送掉。目前 ,农村市场经济框架已初步构成 ,但许多农民对市场经济还比较陌生。计划经济时代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都由政府订计划 ,…  相似文献   

9.
关注农村经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如何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所在。于是,一种新兴的行业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村经纪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农村经纪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繁荣农村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些农村经纪人,他们一手牵着农民的生产,一手牵着市场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了有效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的关键,也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以调整结构 ,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时下 ,调整农业结构问题 ,已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而生产周期长的农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 ,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下面就此谈些拙见。一、把握市场主动权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利益主体 ,可按照利润最大化安排生产 ,即市场需要什么 ,就生产什么 ,市场需要多少 ,就生产多少。不过 ,农业生产周期长 ,无论种什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在我国农村如何实现?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社来精心、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并为农民生产与生活服务。 一、为什么要由农村合作社来全面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一)从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农民不能自发地进入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经济组织来组织和引导 考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在我国各层的决策中,农民没有自己的忠实的、完整的代言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国家没有哪一个部门能  相似文献   

12.
更新观念 1、摒弃“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产品农业观念,确立“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商品农业观念。这是因为:国营农场商品率与商品量较高决定安排生产时必须优先考虑销售。以粮食为例,按农户计算的商品率,我省农村仅有20%,而国营农场在80%以上,每个劳力产粮,农村仅有1吨多,农场为6.5吨。这也就是说。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沂水县下古村乡南门楼村农民吴传科靠种“背时”庄稼发财。1994年他看到当地出现种辣椒热时,他把辣椒地全部改种了花生,当年由于辣椒市场饱和,价格猛跌,许多农民蚀了本。第二年种辣椒的农户骤减,而吴传科不顾别人劝阻,扩种了6亩辣椒,由于当地辣椒总产锐减,市场供不应求。他种的辣椒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几年来,他专靠种“背时”庄稼成了全村首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少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对种什么、种多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往往是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人家搞什么也搞什么,一哄而起,盲目发展,往往造…  相似文献   

14.
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对实行市场经济究竟持什么态度?是赞成还是不赞成?初入市场的他们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什么希望和要求?……为此,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于1993年8月下旬进行了一次“初入市场的农民心态和行为特征”专项调查。此项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90份。这1290位被调查农民初入市场的心态和行为特征,按问卷设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农业要冲出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阔步走向市场,这是政策所使然,人心所望,大势所趋。然而,面对市场,农民欲说好困惑: 困惑之一:“婆婆家教”严,我该怎么办? 本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农业以销定产。即,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完成粮棉油等国家指令性任务后,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增值高、能赚钱就种植什么。但是,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束缚,农民仍跳不出原有的政府管理农业体制的圈子。迫于行政干预,农民不得不勉强接受来自决策者的层层摊派。在豫西南的某农业大县,政府部门为了完成财政收入,把烟叶种植面积量化为硬指  相似文献   

16.
一、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从山西农村来看,随着分工分业趋势的加强,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与日俱增,迫切要求进入市场平等竞争。然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由于生产单元的分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处于不利地位。农民的呼声是地难种,产品难销,钱难赚。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但是处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听到行政信息多,市场信息少。有的干部急于“推”农民进市场,想一推了之;有的事业部门有偿服务,部门利益为先,同农民利益两张皮;特别是中央明确指出的工农  相似文献   

17.
(一)实行农业计划经济向农业市场经济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场历史性的转轨中,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农村科技人员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首先,市场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当前,农村市场信息不灵,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日益更新,发展市场农业,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如何是种养效益高,销路圩,农民捉摸不定,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才能把握市场动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必须有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队伍来完成,进而反馈给农民,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减少风险。其次,“三…  相似文献   

18.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文湘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要求干部改变按上级计划安排生产为以市场需求指导农民生产,要求农民树立“农业就是企业、生产就是经营”的市场观念。在新旧体制转换、新旧思想交错的时期,有着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条件下,农民与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日益重要。本文就农民如何进入农村资金市场,谈点个人看法。一、农村资金市场的概念及其渠道要进入农村资金市场,首先得弄清什么是农村资金市场。农村资金市场有哪些渠道。广义的农村资金市场是指与农村经济行为相联系的所有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针对农村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状况,仁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增收”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采取三条措施,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首先,该市引导干部和农民转变观念,从重生产到重市场,从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产加销并重。其次是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培育具有特色的茅台牌红高梁,实行烤烟布局调整,实施品改工程,稳定增长畜牧产值,鼓励和支持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