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业呼唤大型工商企业──鄱阳湖农业综合开发的调查与思考黄志刚鄱阳湖农业综合开发几年来在不断的探索与试验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开发利用邵阳湖农业资源,发展湖区经济的思路。这一思路已得到政府、农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带着大型工商...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区渔业管理和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鄱阳湖区在渔业管理中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走出一条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的治本之路 ,严重阻碍了湖区的渔业发展及社会稳定。如何改变湖区当前的严峻现状 ,开拓湖区渔业管理和发展之出路 ,是鄱阳湖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艰巨的任务。一、加速发展养殖业 ,加快湖区渔业开发的步伐。“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鄱阳湖区的渔业管理思路必须始终贯穿湖区渔业发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鄱阳湖是宝贵的国土资源 ,是我省的一大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渔业天然增殖和人工增殖潜力很大 ,名优品种…  相似文献   

3.
1983年我曾对鄱阳湖进行过一次调查,写过一篇《鄱阳湖开发利用刍议》的报告。这次又到了沿湖的余干、都昌、湖口等县,观看了清浊分明的湖江分界,了解了一些近两年湖区的生产情况和问题。近两年来,江西省各有关部门在对鄱阳湖的综合考察和保护、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1)对鄱阳湖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提出了山江湖综合治理的方针;(2)设立了鄱阳湖管理局,加强了渔政管理;(3)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的全面发展。1983年来鄱阳湖,正是大水之后,康山垦殖场正在进行复堤工程,现在圩堤完好,面貌一新。但鄱阳湖的管理和湖区生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 从今年春季开始,江西省鄱阳湖春季休渔范围将由目前的部分鱼类产卵场所,逐步扩大到全湖,以进一步加大保护鄱阳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力度。鄱阳湖是我国最早实施禁港休渔的湖区之一。1986年开始禁港体渔,江西省政府就颁布了专门的法令,规定每年的3月20日至6月20日为春季休渔期。江西省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钱新娥告诉记者,当时只是把部分湖区列为休渔禁港范围,共有62万余亩的主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场所被划为休渔区。今年将把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长寿湖水禽36种,隶属于7目10科,并报道了这些水禽的区系,居留性,组成,数量和分布,此外通过能湖区水禽资源价值的评价,确立了湖区的主要资源水禽及主要资源类群。还简要分析了近年水禽资源减少的原因,并提出资源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鄱阳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一)湖区农业所处特殊地位。鄱阳湖地区位于江西北部,涉及范围共24个县、市,区域土地面积3876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2%。全区总人口1418.4万人(1995年统计数据,下同),其中农业人口占75.9%...  相似文献   

7.
环鄱阳湖周边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地貌旅游地质资源、水体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三大类。通过对环鄱阳湖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开发对策,以期对构建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鄱阳湖灾区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鄱阳湖灾区土地整治,是湖区灾后“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贤县、新建县、南昌县、万年县、波阳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上饶县、上饶市、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九江县、庐山区等19个县、市被列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的主要区域。1 项目区土地整理的必要性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江西省境内雨水基本上汇入其内入长江,长江中上游的洪峰在此分蓄。因围湖造田,湖区水域从1954年到1984年间缩小了1011.57平方公里。岸线由2049公里缩…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鄱阳湖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面临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严重威胁;提出了鄱阳湖湿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湖南洞许湖区湿地的利用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洞庭湖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型湿地分布区之一,其湿地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演替过程复杂。功能显著。目前,洞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存在利用水平不高,湖泊调蓄功能下降和湿地生态功能衰退等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湖区湿地资源,必须大力发展湿地综合农业,稳定湖泊水体湿地面积,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我场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万亩,是我场渔业主要养殖模式和经济来源。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生态资源的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趋于枯竭以及湖区发病率的升高,湖区水产养殖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如何进一步提高湖区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我场由水面资源的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实现我场湖泊渔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根据湖区特点和当前我场渔业发展形势,提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行动个体理性行为的非合作博弈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如鄱阳湖渔业资源捕捞面临“公地悲剧”、鄱阳湖资源开发利用深陷“囚徒困境”、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遭遇“集体行动悖论”。因此,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利盎激励、合理监督、沟通协调、自律管理等制度安排是解决鄱阳湖渔业资源管理遭遇集体行动困境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避洪高效型农业: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区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鄱阳湖区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提出防洪,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由于人工围堤垦殖以及湖区上游四大河流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湖床、水位不断抬升,湖面的面积也日渐缩小,由于存在大量污染源,致使名贵的淡水鱼成为了濒危物种。另一方面,由于湖区血吸虫蔓延,人们不愿意花更多的力气改善土质,甚至让土地荒废。为了提高洞庭湖区的土地质量,保护湖区生态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湖区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成本,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湖区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辉 《水利经济》2005,23(2):12-16
针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水平不高,湿地垦殖强度大,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滨湖平原区土地整治工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形地貌在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对不同的地貌类型进行土地整治时,土地整治有明显的差异性。鄱阳湖滨湖平原区土地整治方向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林、牧、副、渔等产业,整治以治水为主,完善排灌渠系,加固沿河圩堤,加强湖区防护林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治理水旱灾害,减轻土壤污染。该文在总结鄱阳湖滨湖平原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与之相适合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并以南昌县蒋巷镇五丰村等两个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应用鄱阳湖滨湖平原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特征分析成果,对项目区工程进行了具体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渔业资源存在的优势以及目前对其利用的不合理现象,并进一步从渔民思想的“惯性”、保护资源政策的落实情况、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等方面分析了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深层次原因,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进行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分析是构建良好地域经济结构的前期工作。本文从生产力构成三要素出发,构建了县域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测评体系,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承载力较高、中等、较低、低四类县域,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此促进生产力诸要素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域进行合理安排部署,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宝应湖、高邮湖多年来大面积,高密度的围网养殖,严重破坏了湖区的水生资源,加上每年汛期较大的过水量给湖区养殖带来较大的损失,严重的制约了湖区养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