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近几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据估计,国有资产的流失每年大约有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阻碍国家改革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严重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及主要特点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
左大鹏 《商业时代》2006,(19):57-5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违规操作等诸多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而拍卖方式是减少寻租行为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利手段,从而成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市场定价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拍卖机制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重要意义和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共同财产,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提高我国综合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从国企实施改革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形势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近几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据估计,国有资产的流失每年大约有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阻碍国家改革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严重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遏制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刘印勇 《四川物价》2004,(11):17-18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严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的处置理应不断规范和完善。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处置公平、公正、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改革中,政府应自觉地建造市场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以新的公有产权代替落后的国有产权,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问题,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主要表现为:巨额的国有资产持续不断地流向“腐败群体”、“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留地”、“小金库”;流向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中“蛀虫”、“巨蠹”的私囊;流向依附在国有企业肌体上的私营企业中那些违法经营者的“吸血盆”;流向社会上那些专门依靠权力和暴力的不法之徒设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以至人们难以准确估计每年实际流失的数量和速度。国有资产流失是资产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作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近年我国国有资产出现的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如何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遏制,切实加强我国的国有资产安全就成为了国有企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如何通过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采提高国有资产安全进行分析,以供各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互相借鉴学习所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商业会计》2005,(6):I0011-I0013
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行为,保障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制定了《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委。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经成为自由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还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商业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国际国内市场汰弱留强的潮流势不可挡,只有保护好企业的资产,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论述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对策,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阐述了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国有企业始终坚持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国企各类经济行为涉及的产权事项日益增多.笔者在南京市属集团从事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本文试就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演变、开展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举措和意义以及资产评估在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和交流对国有产权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江苏商业会计》2006,(6):I0006-I0007
为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规范改制和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对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谭运进 《商业时代》2004,(21):29-29,2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提高国企效率,增强国企竞争力,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5)
我国的国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有资产也在大量的流失。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是保障和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发现构建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非常必要,可以有效的保护和高效的运营国有资产,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这对国有资产流失分析及管理体制构建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贞 《商业会计》2002,(4):42-42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是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笔者就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谈几点看法,供探讨。一、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主体,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产权主体,在政府之外构造一个独立的、能真正代表国家所有者行使产权权利的主体。构造国有产权主体代表的方式,我国首先选择了公司制。但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并没有解决国有产权主体在形式上和实…  相似文献   

19.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国有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股权结构失衡、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等现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是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和底线。现有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制约和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暴露,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主要从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类型,造成流失的主要原因,探索防止流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