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显现.因此,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以前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防范通货紧缩.尽管货币政策操作的这种调整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等方面起到了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方面都遇到了众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受到多重目标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削弱、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狭小等.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辨析通货紧缩的性质入手,指出通货紧缩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然后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是否有效的问题,得出了“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通货紧缩有效”的结论;最后对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作出评价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业在改革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宏观金融调控已从用贷款规模直接控制,转向了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1993开始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1998年开始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先后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趋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金融》2003,(3):1-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矛盾日益突出,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显现。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在1996年到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作为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货币政策,其调控目标从“八五”的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努力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价格回升,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巨大挑战。本着重描述了人民银行在促进货币政策环境建设和完善政策操作方面的实践活动,最后对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活动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以治理通货紧缩为主要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全方位推进货币政策运行机制改革,基本实现了直接调控向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主的间接控制的转变,本文全面回顾了三年多来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及运行机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并对三年多来中国货币政策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7.
林青 《甘肃金融》2001,(1):7-10
"九五"是我国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成功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由以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为辅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其中,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政策亦从直接调控逐步走向间接调控,货币政策调节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货币政策工具逐步成熟、宏观调控手段不断完善,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以实现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九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还是积极防止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宏观运行的起伏波动,适时适度调整方向,掌握松紧,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物价长期持续下跌,产品积压,企业开工不足,下岗职工增多,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压力,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连续两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已取得明显成效。反通货紧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通货紧缩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危害?有哪些有效措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对此笔谈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绩效明显。这不仅体现在成功地抵御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定了币值,也体现为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减缓了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的势头,促使我国经济在总量和结构上出现积极的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措施的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应依托证券市场的经济助推机制,积极有序地发展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以打破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6月的通胀缺口、产出缺口、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数据为基础,运用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当局的时变反应特征和调控模式。从中得出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与通胀缺口和产出间的依存关系具有门限效应,央行存在非对称偏好, “价格型”货币政策有规避产出收缩偏好,“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微弱规避通货紧缩偏好。就效果而言,“价格型”政策治理通货紧缩效果较好,而“数量型”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刺激产出增长和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较好。由此提出“新常态”时期的三方面政策建议:一是理性看待并适应经济增速放缓和物价水平下滑,配合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二是以扩张性利率政策来诱导适度通胀,并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主为经济增长托底;三是加快完善利率的市场传导机制,为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处于通货紧缩之中,这除了与经济运行周期有关外,还包含了制度的因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与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转,走出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3.
(一)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我国正式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开始形成。我国的货币政策按主要任务和调控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7)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实行以贷款限额管理为主的调控方式;第二阶段(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紧缩,取消贷款规模控制,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实现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之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出现连续负增长。由于早几年形成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不良贷款问题突出,商业银行体系面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别是 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为扩大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初步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产生的货币政策效应是不可否认的。从厦门市来看,货币政策执行松紧适度,适当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金融机构资金头寸和货币市场融资总量,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存款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投放;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基本达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目标, 2000年末厦门特区经济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态势,货币政策效应十分明显。   一、厦门市货币政策执行效应分析 …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自1997年以来,伴随物价水平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现象,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有所萎缩,失业率明显升高等问题,即普遍关心的“通货紧缩”问题。中国金融学院金融系博士、教授吴军在《论通货紧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文中,首先通过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稳健货币政策也应有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明确调控目标、创新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框架,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新常态下,贯彻好、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012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通货紧缩的压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我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降到零值以下,随后其一路下滑,全国零售物价连续30个月呈现负增长。与此相伴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我国经济周期已经运行到了谷底阶段,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相伴。如何将经济拉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适时地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货币政策在当前通货紧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新金融》2003,(3):11-13
通货紧缩指的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并延续一定的时间(一般为两个季度),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就正好符合这一概念的特征.通货紧缩引起了人们收入水平的下降、企业利润的减少,需求降低后又导致失业的增多、社会信用链条吃紧等等一些不稳定现象.政府为了稳定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发展,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进行调节,以期摆脱紧缩,使经济步入正轨.这种政策在我国已经实行了5年,扩张财政的效果普遍被人们看好,而对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作用却众说纷纭,一直都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活题和经常讨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李欢丽 《新金融》2013,(8):26-30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 0 1 2年1 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