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雯 《发展》2010,(3):61-6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记者获取新闻第一手材料的关键环节。采访活动能否搞好,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总体检验。记者在采访活动的各个阶段,对采访方法、技能、技巧等艺术的掌握是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浅谈期刊编辑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非常重要,称职的记者必须掌握采访中的技巧,在采访技巧中,对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对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倾听是记者采访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是获取采访成功的关键。采访中,既要讲究技巧,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于清江 《黑河学刊》2014,(5):11+29-11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记者要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采写成新闻稿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做好新闻采访要把握三个主要环节:捕捉新闻线索;做好采前准备;注意掌控现场。  相似文献   

4.
正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记者既要慧眼识字宝,又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否则,即便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很可能因采访失误而贻误,使"活鱼"在眼前溜掉。然而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遭受拒绝或者干涉、阻挠是经常的事,如何化解这种不利的外在因素,笔者认为这和一个记者的采访功力,特别是提问方式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春丽 《发展》2008,(7):80-80
无论在电视还是网络上,总会看见一些用微型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摄的影像和图片,表现的情景都是在平常不容易见到的,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的。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这种新闻手法叫“偷拍”,新闻专用语即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心 《理论观察》2009,(1):169-170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向采访对象提问事关采访能否成功,也是记者的职业修养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全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在现代电子传媒条件下,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他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采访和传播者,记者的现场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也参与了新闻制作,其过程很可能充满丰富的信息含量,对观众具有极强吸引力,已经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不断提高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7.
邓萍 《魅力中国》2010,(34):98-99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记者的采访活动必须要遵循人际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和规则,其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约束自己、尊重采访对象。所以记者采访新闻需要讲究艺术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采访是新闻写作及其报道前提和基础.新闻采访的艺术性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本文笔者经过深入研读相关材料,对新闻采访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兹将几点见解说明于下。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采访也是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和挖掘新闻事实的研究活动。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只有在采访上下功夫,才能创造出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近日,河南省省委宣传部与省扶贫办公室、省老促会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组织了“2008·太行老区行新闻扶贫采访”活动。本刊记者参加了历时7天的全程采访活动,通过对太行老区林州、辉县的实地采访,真切地感受到老区人民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褒奖。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一个心灵接近、了解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对采访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采访中的情感因素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象的倾向性和态度好恶的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上,情感和情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感情这种无限纷繁的心理现象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在访问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只有达到情感的接近与沟通,才能“一通百通”,不但访问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且还能取得最佳的成果。二、采访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哪里有新闻。新闻写作的好坏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线索。在新闻界广为流传一句格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记者要腿勤、脚快,要奔波,才能获取鲜活的材料。要想写出一篇好的稿件,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是必要的前提。一、何谓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新闻线索是介入新闻报道的前提,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四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是完成新闻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顺利完成采访活动,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是记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笔者从忌仓促上阵、忌面面俱到、忌反宾为主、忌人文缺失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始终贯穿于电视记者的采访行为中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采访提问指的是提问与对答以同期声形式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那一部分 ,即记者和采访对象出镜的部分。作为电视新闻中的一部分 ,电视采访提问从结构说应与通篇报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内容上讲它应与采访的主题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么电视采访的提问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 ,电视采访提问的构思从哪里开始 ,又如何设计好电视采访的问题呢 ?当观众打开电视机 ,听一位记者问道 :“开展这项活动有哪些重要的社会意义呢 ?……”观众的耐心会被采访者那平淡的发问和回…  相似文献   

14.
王晶 《黑河学刊》2011,(9):41-4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采集新闻素材、访问和观察新闻人物、了解新闻事实的活动,新闻采访的目的是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占有新闻材料,为写作储备新闻元素。  相似文献   

15.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包括: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针对采访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如何做笔记和记录;尊重所有被采访者等几个方面。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吕彦青 《魅力中国》2011,(21):140-14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白佳丽 《发展》2014,(12):81-82
记者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并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需要记者用良好的情商去处理纷繁的人际关系、有效地进行新闻采访。记者的情商在新闻采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否具有良好的情商,直接影响着新闻采访的成败。准确把握情商的作用,是新闻采访工作更好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张烨 《魅力中国》2014,(18):268-268
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基本方式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外部因素的制约.延安时期红色新闻的采访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采访。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定采访所取得的经验是新闻采访的宝贵财富,对于记者的采访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常华 《黑河学刊》2012,(7):21-21
所谓视觉因素就是要观察,用眼睛采访。新闻采访作为记者职业的首要任务,几乎是每个记者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新闻采访活动时间的限制性,项目的突发性等特征和属性,表明采访过程千变万化,采访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在采访中,是否具备迅速敏锐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现场观察所得的材料往往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  相似文献   

20.
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掌握专业的采访技巧与方法,又要善于运用采访手段和技巧。由于电视新闻形式的多样化,因此需要加强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分析和思考。在此,分析了电视新闻采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