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下岗失业人员是制度变迁以来才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城市农民工、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制度变迁以来,尽管仍然是弱势群体,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之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进一步制度变迁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城镇弱势群体凸显出来。他们具有贫困程度深、文化素质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对这一群体的解困对策提供了政策指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弱势群体。为此要从促进就业、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使城镇弱势群体走出贫困。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的确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并且是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弱势群体的广泛存在却是成为经济列车前进的负载和阻力,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大的方面使社会主叉建设的目标归于空谈。小的方面社会现有秩序的延续也会受到重大挑战。我们都应当有这样一个共同信念:为弱势阶层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就是为社会稳定说话。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 ,我国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 ,这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由人治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的转变时期。从深层意义上讲 ,这是—个社会变迁中的利益再分配与利益重组的过程。在新旧体制的交锋和摩擦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 ,其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解决弱势群体困难 ,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生活 ,已成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构建应关注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构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法制任务。我国许多法律部门都应该立足自己的价值取向发挥作用,而经济法是对此最能发挥作用的法规。目前,由于经济立法的滞后以及内容上的欠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法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以期完善。  相似文献   

7.
关注弱势群体发展和谐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弱势群体,作为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可从经济学和制度学两方面进行分析。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要从社会发展观念及国家比较优势战略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弱势群体是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从当前群体性事件诱因、弱势群体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和失衡感、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与民主诉求渠道缺失的矛盾、弱势群体基于自身利益受损进行社会报复等几个方面对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现阶段有效减少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对策措施,以利于社会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消减因侵害弱势群体利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经济体制转型是重要的制度原因。制度变迁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规模、程度等均有较大影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已经把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作为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而欧盟灵活保障模式在解决欧盟成员国就业问题上凸显了其有效性.根据对河北省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模式,从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失业保险的功能、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建立健全社会对话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河北省弱势群体灵活保障就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经济状况来衡量一个群体的弱势与否的界定,不能涵盖所有的弱势群体,应结合社会评价、占有资源量、健康状况来综合评价。由于社会评价低、普遍歧视、占有资源少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特征决定了弱势群体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个诱因而非必然因素,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与政府,为此政府应努力推动立法进程、转变理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济途径来寻求对其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模式,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度选择上应该实现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维度整合。  相似文献   

13.
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一种将商业运作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并且它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企业盈利。不仅有别于只追求经济企业组织,而且有别于通常意义上只追求社会效益的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可以通过一些非正规的就业途径如提供培训、因人设岗、扶持创业等来帮助社区弱势群体就业。但社会企业在介入社区弱势群体就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困境,如缺乏法律支持、资金来源有限、社会企业家的缺失以及缺乏良好的国内环境等。鉴于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社会企业资金来源和市场空间、注重对社会企业家的培养、建立有利于社会企业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是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力量。对社会弱势群体而言,除了开展职业培训,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偏低,对人文素养有迫切的提升诉求。利用目前海量的线上教育资源,构建既有较强针对性、又便于学习的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课程体系,组建在线学习课程包,开发“易助学”手机APP帮助其自主学习,并通过评估和诊断,以闭环反馈的形式不断提升社会弱势群体人文素养,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适应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模式,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度选择上应该实现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维度整合.  相似文献   

16.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的特征和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分析、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黄海玲  彭越  王玥  熊学文 《全国商情》2009,(13):127-128
本文通过时政分析与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从社会支持的角度为重庆市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提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会弱势群体是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因为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知识、技能上的匮乏,使得话语权、知情权、生存权、选择权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甚至是侵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合理、有效、制度化的途径维护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其中,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对于保证各利益群体尤其是城市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弱势群体,研究者视角不同界定不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从社会资源理论的视角,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拥有比较少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不仅现在处于社会结构的底端,而且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其未来发展也相当困难的人群。这样界定,可以较好地避免其他界定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凸显出这个概念的深刻内涵,纠正其外延模糊不清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的特征和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分析、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