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萍 《时代经贸》2007,5(11X):211-211
计算机交互媒体艺术的出现是艺术家们数字化生存的高级阶段。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虚实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在电子游戏的创作和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与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所以动画与电子游戏和电影的结合也成为计算机交互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社会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娱乐型的转变,为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从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的特点与市场前景出发,并结合中山市电子游戏游艺产业发展状况,探讨电子游戏游艺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玉 《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33-235
随着新媒体时代下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它影响着动画艺术从传统动画阶段进入了新媒体动画阶段。人们对于新数字媒体的了解的逐步深入,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并展现出不同的特性,而动画艺术也在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合作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网络技术是教育工作者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象、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经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后,以单一或集成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它强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赵晓春  孟鹿  唐俊 《经济师》2012,7(3):122-123
动画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动画从1831年发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动画制作方式也从传统的制作方式进入了计算机动画制作的时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球计算机动画的变革,例如,《侏罗纪》、《冰河世纪》、《阿凡达》都是计算机图形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科技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我国动画从巅峰到衰败,再到现今我国国内动画市场被日、美的动画所占有,中、日、美间动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令人担忧。中国动画应该避免盲目追求高科技,不能够盲目模仿其它动画强国,我们应该站在发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更多的去发掘本国民族特色元素,利用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丰富的这一特色,提炼出中国最优秀最具特色的艺术文化,并将它融入中国的动画设计当中,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优秀的动画影片。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作风格,但是,其审美理想却一脉相承,始终秉承着对自然的崇尚,对平和思想的追求,对营造意境的探索,在人物刻画上也有很多的共识.笔者从其共同的审美理想出发,通过不同时期艺术家们对于四种风格的追求和评价,力求总结出不同阶段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共通性,以显示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体育产业与媒体产业、电子游戏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讨论了体育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速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表现出来的“随身携带、信息终端”的优势性为手机广告的传播带来了广阔前景.同时,Flash动画形式因其“制作方便、效果突出”的特点成为当下动画制作宠儿.笔者所在团队试图以Flash为技术依托,结合如今公益事业蒸蒸日上的现状,对手机Flash公益广告的设计与制作进行初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代艺术创作的空间开放性和媒介互动性,决定了它作为艺术形式的大众化的一面。长期以来,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处于较为偏颇的状态和狭义的视阈中。这既有当代艺术、艺术家自身的原因、也有媒体导向的问题、更多的是艺术展馆体制问题及当代艺术的基础教育问题。从公众认知角度对当代艺术“解读障碍”进行分析,不仅是对当代艺术的反思,更多的是从市场培育角度谈当代艺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1.
英雄主义的高扬与坠落,可以为当代军旅文学的创作勾勒出一幅大致的文学发展路线图.从《保卫延安》到《红日》,从《西线轶事》到《高山下的花环》,从《红高粱》再到《英雄无语》,作家们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彰显着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审美取舍,完成了对英雄主义的认识与阐述,在不同的文化历史政治背景下传达出了不同的声音,清楚地映射了文化政治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制约和影响.可以说,当下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对历史战争的重新解读与言说,无疑是对传统战争文学的拓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画从发展之初,受欧美、苏联等国际大国的影响,就在表现形式中一直处于探索、低迷状态,直到中国动画艺术史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面世,才奠定了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墨动画突破了传统的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实现与计算机完美的结合,以优美的画面和诗的意境,使动画艺术达到了更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新闻事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经历了以集团化和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重新整合,电视媒体逐步走上了市场化的发展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不再衣食无忧,需要依靠自身实力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了赢得受众、占据市场,各地电视媒体纷纷展开内部创新,栏目创作和制播机制成为重要突破口。于是,近年来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一大批突破传统电视思维的新节目,其中以民生类新闻资讯节目最为抢眼。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在今天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从医疗卫生、石油勘探、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到电子游戏、广告和电影等各个领域,三维图形技术无所不在。现在还没有人估计得出这个市场有多大,但有一点可以说明问题。在硅谷率先研制和生产三维图形计算机工作站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围绕符际翻译和多模态文本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在2015年10月开播的第五季《国土安全》中,这部标榜主创十分了解伊斯兰世界的电视剧,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根据情景需要,美制片方找到了几位阿拉伯裔艺术家,希望他们能在片场的墙上涂鸦,以此增加柏林片场(该剧并未在叙利亚难民营实景拍摄)搭建的真实性,而这些被艺术家精心策划的反讽涂鸦就被以几次特写地方式播了出去,引发热议.本篇论文从翻译研究的视角来看待此事件,此处涉及到的符际翻译并不是从原文本到涂鸦的直接转换,因为此处的原文本仅仅是制片方对艺术家们的几点口头要求和涂鸦模板展示.涂鸦艺术家们根据制片方口头要求确实是完成了翻译任务,但同时也在涂鸦中也实现了为自己发声.论文详细分析了涂鸦艺术家如何运用西奥·赫曼斯、琳达·哈琴提出的反讽手法去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反讽涉及到一个多模态活动,因为涂鸦的表面形式属于视觉符号系统,而其所表达的文字含义属于语义系统,因此,反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涂鸦字面上的意思,宣泄艺术家的不满,这是最明显的表达了讽刺意味的;二是还存在于视觉效果文本和语义文本的分离中.除外,本文还探讨了艺术家们为使受众更好理解涂鸦含义所采取的相当于副文本功效的手段,这些手段的使用扩大了受众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是艺术家们因不满该剧对中东形象的扭曲所作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周玲子 《商周刊》2014,(7):57-57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物画以其特有的艺术面貌,辉耀华芳.至近代,徐悲鸿将西方的素描体系引入并运用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来,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空间和创作手段,乃是中国人物画发展中的一大变革与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发展与旧城改造--Loft的产生和发展 "Loft"英文原意为阁楼或高大空间的建筑.20世纪40年代纽约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为了逃避在市区内工作生活的限制和高昂租金,在曼哈顿的西南端,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充满创意的改造使那些旧厂房、旧仓库奇迹般地变成了颇具情趣的居室、工作室和办公室、舞蹈室、画廊、还有电影制作室等等,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需要的各种空间.新生活工作模式的典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争相前往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给市场带来了新的营销法则:借助互联网络、计算机通讯和数字交互媒体的威力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网络的诞生也  相似文献   

19.
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对基础训练的态度,反映出艺术家的感觉和感性品质。高校美术教学中基础训练是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形体、空间、结构、功能、物质、肌理以及形式与美的特征的感觉与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华为和联想为案例企业,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企业组织创新与社交媒体的互动机制,并构建了中国企业组织创新与社交媒体互动模型。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对中国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是,在中国情境下中文社交媒体模糊了信息接收者和发布者的明确定位,将信息接收者与发布者通过信息互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交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单向,分时交互机制为多向,实时交互机制;企业为迎合社交媒体的功能性发展,在组织上专门设立相应职位以利用社交媒体的特性,最大化利用其优势且规避其风险,从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