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食的的积极性。到1984年,人均粮食达到了390千克,基本上解决了粮食供给问题。到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连续四年获得了丰收,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5亿吨,使我国告别了农产品短缺时代。粮食的供给进入了新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粮食生产保障立法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保障立法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一方面,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和农业改造、1978年以来实施的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我国实现了温饱型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粮食生产依旧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定天下、安民心的特殊商品,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1978年到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四个台阶,并一直保持到1999年,使我国粮食供需逐步由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自2000年以后,粮食连续减产,出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四个下降”。同时粮食库存也逐年减少。初步测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约160亿公斤,  相似文献   

4.
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发展全局,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对促进粮食生产,保护厂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粮食直补工作提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既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无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对粮食问题都极为关注。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出口量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中居主要地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一直还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及改革土地经营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粮食供给问题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近几年来粮食生产滑坡、供求矛盾加剧这一比较严峻问题,2005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平衡。要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要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农机、信息和产销等服务,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要保证必要的粮食储备,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关于我国粮食供给问题的现有研究文献十分庞杂,限于篇幅和笔者掌握的研究资料,本文拟对之进行大致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粮食经济的专项基金,是确保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调整农民利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自这项基金制度建立以来,对粮食经济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这项制度的完善和如何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值得各级政府及粮食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供应有保障,市场基本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长0.9%。这是继2004年以来取得的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总体上国内粮食供给比较宽裕,表明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有保障国家口粮安全的物质基础。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这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但我国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1.
宏观政策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继 2 0 0 0年我国粮食较大幅度减产以后 ,2 0 0 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仍在继续下降 ,我国粮食有可能出现连续 3年减产。笔者认为 ,这与宏观指导思想上放松了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警惕有直接关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乐观态度源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决定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家庭经营责任制作为制度创新对粮食生产的推动力已经释放殆尽 ,今后中国粮食生产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在袁隆平院士成功地推出“超级水稻”之后 ,这一观点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尽管如此 ,笔者仍然认为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中…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此次粮食表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表彰对象最全、表彰规模最大、表彰奖励最多、表彰规格最高的一次,也是2011年粮食生产的群英会、总结会。受表彰的200个产粮大县2011年粮食产量3900多亿斤、占全国产量的三分  相似文献   

13.
刘玉琼 《农村经济》2007,(9):124-126
本文认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良好,但由于人口、土地、单产、食物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亟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动力和途径,切实实现粮食生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生产力影响因素定量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具体的农用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以单位面积上农户的资本、劳动投入及土地自然质量为自变量,以总产值为因变量,分别建立果园、大田和菜地的生产函数,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投入要素对农用地生产力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生产者应根据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对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方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