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世界遗产,保护第一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所谓利用,主要是利用遗产的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文化与科教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用经济开发区的概念、政策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的遗产地,必然导致风景区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造成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使风景区遗产地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
关于世界遗产地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锐 《旅游学刊》2002,17(6):7-8
有关世界遗产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世界遗产地能不能开展旅游?当然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的缔约国的责任包括"鉴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等五项."展出"给谁,当然是"展出"给人类,这就是说遗产不是关起门来进行保护的,而是要与人类见面的,其价值是要为人类所欣赏的."旅游"对遗产地有没有负面影响?毋庸置疑.旅游会带来土壤的压实和侵蚀,会带来水质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带来通货膨胀和治安压力等等.但同时旅游又可以(或者说可能)为遗产地带来好处,门票、特许经营费和捐款"可能"为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游客可能成为一个遗产地的朋友从而为该遗产地带来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3.
黄龙风景区1982年开发,同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通过20余年的开发建设,黄龙景区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建设开发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益的良好结合,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实行环境损害一票否决制.努力实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并克服如下思想误区:①发展旅游与资源保护"对立论";②保护"无用论";③保护"无为论".正因为保护措施得力,在开发的20余年历程中,黄龙景区由1982年的年接待游人从1.5万跃升至2001年的年接待游人数83万余人,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试论世界遗产的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世界遗产权威性质疑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世界遗产是各国遗产的代表作,但未必是"精华中的精华".考虑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功能和品牌效应,文章呼吁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中报世界遗产,但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凯恩斯决议>严重抑制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遗产大国的申报进程.面对苛刻的申报政策,我们要走联合申报、项目扩展、精品战略的路子,确保申报项目马到成功;面对严格限制的申报数目,我们不能一味等待,在保护好已有遗产和申报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去孕育未来世界遗产,把当代的文明足迹留给后人.  相似文献   

5.
对待任何事物,都应采取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张世满 《旅游学刊》2012,27(4):9-10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纵观旅游发展史,游客大都是奔着名胜去旅游的,所谓名胜大都是优质遗产资源经过一定开发形成的自然与文化景区景点,古往今来,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的主流.随着现代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强度越来越高,加上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遗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遗产保护问题便提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7.
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梁学成 《旅游学刊》2006,21(6):16-22
本文结合我国世界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实际,通过对世界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分析,指出世界遗产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并通过提出假设及其理论论证与检验,指出开发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遗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对我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讨论遗产保护制度,不能只知"言必称希腊".还需研究中国古人留下的遗产保护制度.要认识中国版的遗产保护制度,当从遗产登录标准说起.而要研究遗产登录标准,必须从《祭法》研究起.  相似文献   

9.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分清谁的遗产、谁的文化、谁的旅游,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近22年世界遗产地研究进展——基于13种中文期刊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5年中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中国对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在数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本文选取国内相关领域13种期刊,以其刊载的世界遗产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自1985至2006年22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的研究状况.分时间、地域、遗产类型和专题进行分析,涉及遗产地本体、遗产地活动、遗产话语等4大主题,以及遗产价值、遗产保护、遗产旅游、经营管理、遗产地设计规划、遗产学科教育等细分主题.分析认为,各阶段中国的世界遗产地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不同特点,尤其是第四阶段在研究内容上显示出较大变化,展现了广阔的前景.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遗产地经营管理、环境监测、遗产保护技术、遗产学科教育是今后遗产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旅游时代》2011,(10):15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大类型。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将成为世界级名胜,  相似文献   

12.
对世界遗产工作与旅游业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郭旃 《旅游学刊》2002,17(6):5-6
世界遗产事业在中国已开展了 17年。中国迄今已拥有世界遗产 2 8处。其中 ,文化遗产 2 1处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4处。我觉得 ,有关世界遗产一些争论伴可能还会长期存在下去。但争论的各方显然都在努力跳出部门、行业的局限 ,从社会、国家的大局出发 ,探讨加强、改善遗产保护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陶伟 《旅游学刊》2000,15(5):35-41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在新世纪的今天,“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3年6月,共有45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8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成为仅次于意大利(48处)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华 《旅游学刊》2012,27(4):3-4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但现实中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上一些官员和企业往往倾向于开发利用,学术界一些学者强调保护,因此一直存在着的开发与保护的激烈争论,似乎具有不可调和性.但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折中,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而这个适度的“度”如何把握,却一直困扰着人们.一旦偏向于开发论,将可能放大开发连带,形成无序开发,甚至不可控制;如果过于偏向于保护论,将可能限制了遗产地的正常发展.如何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成为遗产研究、遗产地规划与决策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 根据国际工业遗产联合会2003年在《下塔吉尔宪章》中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③.英国是最早开始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国家.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蒸汽机、核电站,工矿地、农产品加工工厂、各种商业性建筑、工人的住房、工厂主的管理和办公建筑等都被涵盖进工业遗产的范畴④.在国外老工业区改造成功的案例中,德国鲁尔(Ruhr)工业区一直被视为经典案例.它用10年的时间将一个落后、陈旧的老工业区改造成为一个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胜地.  相似文献   

18.
五化:解开争论症结的一种观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可用"五化"的思路来解开争论的症结,以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 1.资源公共化遗产属于国家所有似乎成了公理,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凡是国有的就容易演变成无人负责的,往往形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实际上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局面,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状况,产生了局部性的和阶段性的私有化状况,这比私有制更恶劣,因为这种状况可以破坏资源而不必承担责任.国家并不是抽象的,必须有具体的代表者来行使所有权.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归地方,少数归部门,部分归公众,个别归个人,本已多样化.从国际情况看,也是按照历史沿革和自然形态形成各种方式,并不强调国家所有.从具体状态看,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有各种类别、规模等级,也不可能一刀切为国有.  相似文献   

19.
索道对世界遗产的威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谢凝高 《旅游学刊》2000,15(6):57-60
通过观察体验和对比国外国家公园的法规,深感索道对遗产的严重危害。主要有:破坏地形、破坏植被与生态、破坏景观的自然美、加剧人流在山顶集中、误导游人贬低名山、不符合旅游的基本要求、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背道而驰。本文指出,索道及其他商业性的游乐设施的出路,应选择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以外适当地区。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大家对于非遗的保护是特别感兴趣的,笔者就从遗产解说的角度,阐明了遗产解说对于非遗的开发和保护的作用,目前遗产解说还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希望给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开发思路,并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开发解说系统,使得游客的游览体验得以提升,使得非遗的开发能够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