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峰 《东北之窗》2013,(2):34-35
2012年12月27日,《大连市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办法》正式出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每年可获得最高5980元助学资金,接纳残疾学生就读的普通教育机构每年最高可获得1万元的奖励,大连市还首次将孤独症儿童就学纳入助学办法中。市残联副理事长姜利指出,该政策实施后,大连市扶持残疾人教育政策,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砜砜 《东北之窗》2013,(15):66-66
大连市现有学龄残疾青少年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龄青少年约2500人,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约86%,高中和高等教育就读率较低。日前出台的《大连市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办法》在实现对我市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资助的同时,还首次对接受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机构进行奖励,首次将孤独症儿童纳入其中。日前,大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对新出台的实施细则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李振江 《发展》2008,(2):134-135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维护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维护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现行的学生资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获取的贫困生资助金额配比低、贫困生认定机制存在缺陷、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均衡以及"奖学型"与"助学型"资助的关系失衡等。通过对存在的不公平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来构建公平的学生资助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于媛 《改革与开放》2011,(12):150+152
从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及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了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为职业教育发展"护航"。截至目前,贵州省2010年资助中职学生31万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补助共计2.3亿余元。贵州省从2007年开始全面建立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实  相似文献   

7.
自2015年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期,再造国家科研资助体系提上日程。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二元结构资助体系、产学合作政策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中日两国的科研资助体系发现,当前我国还存在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比例偏低、竞争性资助计划覆盖领域和人群不够充分、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引导尚存不足等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优化科研资助体系,使其在二元结构、覆盖面等方面更加合理,并强化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通我国高等教育现有资助体系存在功能定位,资助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构建助学体系应突出有偿资助的指导思想,开拓和维护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渠道功能,奖、助学金应该在资助体系中突出以减免学费,将贫困生的物质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定位贫困生的工作应提前.  相似文献   

9.
吴毅  王琦 《改革与开放》2012,(4):143+14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高校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举措,其中,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是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就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海梅 《中国经贸》2013,(18):119-119
学生资助一直被国家视为重点工程,是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其中学生资助工程执行力度强、覆盖范围广、工作量大,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学生资助工程实质上是一项惠民政策,为保证国家各地区将这项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并充分发挥该项惠民政策高效性职能,要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结合各学校学生家庭状况,有针对于性的提供资助,从而切实完成履行好自身职责。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资助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而贫困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当前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题。本文拟从资助过程中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视角出发,研究如何使国家的资助政策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更为有效,从而使各种资助资源更好地发挥其资源配置和教育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资教生发展中仍存在配套措施不健全和盲目资教等问题,需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以提高资教生教学质量、提高资教生待遇并建立合理长效激励机制、完善资教生遴选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供有效保障措施并完善资教活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子君 《中国西部》2014,(9):50-5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崔源  薛媛 《改革与开放》2017,(18):101-102
近几年,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大,受资助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暴露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德育缺位、资助目标单一以及资助体系不平衡等问题。要实现资助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型,精准资助就成为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和鼓励性资助;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建立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文章通过对资助育人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践行"一生一策"理念,健全资助育人体系,精准落实"扶贫"到"扶智",从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从2007年我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以来,资助资金已经保持连续9年高速增长,制度在不断完善,资助政策所体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促进了学生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研究的推进。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高专学生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是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已扶助数百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但在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及其教育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就目前资助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加强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范婷雅  曾贤贵  龚克 《魅力中国》2011,(2):202-202,19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高校资助体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随之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我国高校的资助育人体系入手,调查、了解帮困资助工作,并积极探索资助渠道、资助方式,尽可能使每个困难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