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望审计风险标准化虽然使审计程序失去灵活性,降低审计效率,但是却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同时,期望审计风险标准化使审计成本趋于一致,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事务所的低价“倾销”行为,从而对维护整个职业的声誉和行业发展意义重大。5%是普遍可以接受的期望审计风险,但要想使审计成本趋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必须客观、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计需求与供给角度阐述在我国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的期望差距及其两者的不同,并指出合理期望差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审计产生至今,始终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审计界将其视为审计模式的一个革命性变革。然而,安然事件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质疑。为缩小审计期望差和提高审计功效,审计职业界开始重新对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审视,由此形成新的审计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简称SSA),我们在这里称之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而将人们建立在审计风险模式基础上的风险导向审计观念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规模的扩大,审计的责任与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正确认识审计的期望差对我国审计事业的健豪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后,由于做出的审计结论或提出的审计意见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按其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因此,审计风险相应地可以分为国家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社会审计风险探讨相对较多,而忽视了对国家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的分析。本文拟通过对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特征进行比较,以方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6.
7.
审计期望差是指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与审计人员自身执业水平和业绩的差异。本文从审计期望差的涵义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途径来提高审计的质量,缩小审计期望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念,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来保障其合理运行,至此风险基础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然而,由于我国审计起步较晚,风险基础审计在引入与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审计成本过高、注册会计师的舞弊与审计失误严重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注重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与审计质量、丰富风险基础审计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推广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付诸实施无疑是审计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思路上有很大不同.本文回顾了审计模式的发展,分析了风险审计方法的特征、局限性以及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针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当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框架,结合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分析了两类不同市场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在自愿性需求市场,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专业胜任能力或者准则上的不足;而在强制性需求市场,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则主要源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丧失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引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大量增加,审计职业界进入了一个“诉讼爆炸”的时代。进入90年代后,注册会计师成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更是有增无减,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甚至不堪巨额索赔而陷入困境。审计风险不仅影响到审计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独立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付诸实施,无疑是审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思路上有很大不同,能否在我国民间审计中推广普及,进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已成为当前国内审计职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15.
田旭 《绿色财会》2006,(12):19-21
以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为切入点,提出应从行业角度加深对国家审计风险的理解。逐一对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拓展和防范进行分析,期望对顺利推广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打造透明政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从审计的本质看审计风险审计自诞生以来,由最初的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价会计报表真实公允为目的的抽样审计,直到今天揭示公认会计准则遵行性和披露错误和舞弊的双重模式趋向。随着审计的发展,人们对审计的本质不断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审计本质的探讨中,“保险论”日渐盛行。保险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即审计是一个把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是一项分担风险的服务。其依据的理论假设是,与现代企业组织利益相关的各集团和股东,为防止经理层舞弊产生灾难性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在企业绩效审计中引入社会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的扩大,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加大.本文从审计风险理论出发。论述审计风险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减少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析审计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风险是财务报表本身风险和审计人员专业判断风险二者的结合。本文在对审计各环节风险成因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审计作用的扩大,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以及公众对审计报告依赖性的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能力和防范意识也相应需要加强。在新的环境中,有必要加深和扩展对审计风险的认识。本试图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更广泛意义上的审计风险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和计量模型,以期对实务中的审计风险控制和防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