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亓昕 《经济学(季刊)》2012,(6):55-60,54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系到这个群体城市融入的问题。依据对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如何建构了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问题。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对群体的身份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还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设置是如何建构成员对群体的依附、归属并建构出群体边界的问题。只有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这个群体才有可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
3.
王志红 《生产力研究》2011,(12):40-41,107
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为乡村人口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特殊性,他们更向往和期盼城市化,渴望融入城市,得到城市的认同。文章从身份认同、制度认同两个客观方面和主观自身认同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愿望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进入城市需要更新自己的社会资本,将乡缘、血缘这些特殊性关系转变为货币、契约等普遍性关系。这种转变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的艰难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演变环节,而且这些演变过程包含着不同方向发展的趋势。实现这种转变,是农民工从边缘走向城市主流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群体伴随着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发展、壮大,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城市对农民工群体实际上是"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从消除社会排斥和促进社会接纳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城中村迅速发展。处于城市边缘的这些外来农民工往往既以农民的眼光看待城市,同时又以“市民”的眼光看待农村,让他们身处城乡这两种相互摩擦和相互冲突的文化环境之中,成为典型的“边缘人”。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工在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的问题及成因,以及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有关制度设计、政府公共服务、文化融合、社会公平、自我意识、社工服务等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宪浩 《财经科学》2006,(10):99-104
城市二元社会结构延缓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速度,加大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因而应通过积极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尽快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本文认为,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关键是制度障碍和经济障碍.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入目标,需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机制完善阶段、融入文化培育阶段.而根据农民工社会融入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项社会工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是现实而有效的办法。政府支持系统应为其提供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保证;用工单位遵循《劳动法》,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同工同酬的劳动待遇;城市社区要将其纳入社区服务范畴,提高城市归属感;工会组织发挥依法维权的重要作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民间组织在培训咨询、援助服务与文娱交流等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农民工问题是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产物,是城市和农村互相渗透的反映。农民工问题不仅是农民工自身利益问题的体现,还是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政府定位、社会组织、社会参与、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多元化社会管理、农民工社会参与、加强社会公正公平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以期在社会层面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随迁子女已成为了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就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现状与障碍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因素,并就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社会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劳资关系随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现阶段,我国在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供给主体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的主体性被漠视,其直接表现是利益的异化、组织权力分布失衡、契约不完备和保护弱化。和谐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给予农民工以主体性认同,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传统农民工,其对城市的向往更强烈,目前其人数在我国已经突破1个亿。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其社会融入问题逐渐由个人发展问题扩大为群体发展问题,应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维度,从政府、社会、个体等角度提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城市融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利用1446个在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表明,以教育程度、职业培训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以老乡交往为代表的同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起阻碍作用,而与城市居民进行经常性互动建立起来的新型异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模型,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表明,农民工人力资本中的文化程度、技能培训和健康状况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呈显著正相关,以农民工寻找工作时间、交往范围和参加社会组织情况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影响。为促进进一步城市融入的实现,政府与社会均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丰富其社会资本,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落实。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农民工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社会资本占有贫乏。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制度原因、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原因,亦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我们应改变制度,改变城市居民价值观念,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快发展经济和加快城市化建设以增加城市农民工的补偿资本。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非常执着于购买能够代表城市身份地位的商品,但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缘分析.本文构建了能够解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独特性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概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人;社会认同威胁对地位消费也有显著影响,这一变量解释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被动性的缘由;物质主义倾向对地位消费的影响最小.通过地位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塑造出了与城市同龄人无明显差异的形象,这提升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地位消费在本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肖瑞赟 《经济师》2012,7(2):81-82
农民工社会接纳及城市融入渐渐成为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文章对农民工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会组织及农民工自身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2)
农民工融入城市"内卷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极不平衡的一面,关系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文章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认为去"内卷化"的策略应建立在城乡一体化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相关制度,达到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城市适应性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社会资本积累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