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复苏、回暖、繁荣,对于国民经济保增长、扩内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全国住宅价格又创历史新高,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偏大,由此导致城镇  相似文献   

2.
3.
发展经济没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不行。消费既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没有消费,经济就不能持续发展。进入90年代,居民消费重心开始由吃、穿、用转向住和行。吃、穿、用方面的消费增长逐渐放慢;住、行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加大。汽车与住宅相比,住宅要优先于汽车的发展。从生存的角度业说,先安居才能乐业,才能派生出新的需求。我国有12亿人口,其中城镇人口3.5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7.9m~2,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440万户(1995年底),住房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很大。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搞活房地产市场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住房需求 ,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归纳起来一条是“开源” ,另一条则是“节流”。前者是指 ,增加居民收入及拓宽融资渠道 ,后者则是降低开发项目所承担的各种税费 ,大力开展住房消费信贷是“开源”的一个重要举措。一、制约住房消费信贷发展的症结1、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是制约住房贷款的主要因素 ,对比国外住房抵押贷款的经验 ,合理的房价与年收入之比应在 3到 6倍之间 ,而我国这一比例高达 1 0倍以上 ,个别大城市甚至超过了 1 5倍。高额的房价令普通消费者“望…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现行住房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弊端;接着介绍了改革住房制度的分步提租、新房新租、超标加租,出售公有住房,建立新的住房资金渠道,加强住房售后维修服务等项工作方法和效果;最后总结了房改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9.
房地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几经浮沉,几经探索,其发展已日趋成熟理性。随着我国房改力度的加大,住宅商品化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住宅进入市场后,也就具备了产品的二重因素。消费者购买商品房时,通常会对其二重因素加以综合权衡。因而,房地产开发商们应注重从市场营销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消费者对商品房二重因素的心理倾向。一、消费者对商品房有形因素的心理倾向1.物质因素.主要指质量因素。房屋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挂钩,事关重大,不容忽视。一旦出现问题,谁有能力力挽狂澜。房屋倒塌事故曾有发生,其损失不可估量,其教训可谓深刻!  相似文献   

10.
11.
1998年国家为扩大内需,采取了一系列刺激住宅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如出台各项房改政策、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连续降息等,对住宅市场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为住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大中城市取消实物福利分配住房,扩大个人住宅消费信贷已经初步到位和初具规模,但是建成住宅不能及时出售与居民家庭居住条件不能得到预期改善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开发商、居民家庭、贷款银行和政府配套措施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发展时期,在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增长速度较快的产业。它们即可是新兴产业,也可是传统基础产业;即可是主导产业,也可是一般产业。其形成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住房"市场失灵"的问题,不是取消住房市场,而是通过国家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弥补住房市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15.
16.
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一直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重头戏,"保障性住房"也一度成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代名词。建立并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是当前一些国家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的可行之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赋予经济适用住房以全新的内涵:一是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二是为了推动住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三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1 1%#11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等的关系1.1 1%#11与商品房的关系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行为介入促成的经济活动,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属于政府让利,经济适  相似文献   

18.
需求是住宅经济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探讨了在住宅经济分析中需求弹性的内容、含义及其对住宅市场发展的指导意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房地信息》2009,(9):11-15
经济适用房本意在于政府拿出部分财政收入来补贴中低收入者住房,但是制度设计的缺陷让它很容易沦为特权房,与现实的高房价形成的强烈反差也让太多具有抢夺能力的人趋之若鹜,中低收入人群仍然买不起或买不到,使其不能体现社会公平与效率。近期各地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负面新闻频出,武汉的六连号事件、随州经适房"十连号事件"、郑州经适房用地建别墅、石家庄经济适用房遭弃购以及北京经适房租售成风等乱象,于是有些业内人士便站出来大声呼吁取消经济适用房。那么经济适用房能否废除?本期特别策划汇集问题,找出问题,分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希望通过本期特别策划主题,能够为下一步保障房制度建设提供可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