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将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有效性纳入全球金融周期框架分析,引入全球金融周期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变量进行赋值,通过广义矩估计方法对1990-2020年宏观审慎政策运用较为频繁的典型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加入全球金融周期因素前后的参数估计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有效的,但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效果产生影响,降低了政策工具有效性。各国在实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全球金融周期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如何实现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环境中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协调,已成为我国宏观政策调控框架中的重点与关键.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9年的经济数据,运用Diebold和Yilmaz(2012)提出的溢出指数方法,实证研究了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环境下双支柱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货币政策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总溢出指数、定向溢出指数和净溢出指数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并且两类政策的交互影响正不断强化;在不同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情形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交互影响中的主导地位由不同的溢出效应所体现;当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双支柱调控框架以货币政策为主,反之则是宏观审慎政策起主要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双支柱政策的协调应考虑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新环境,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亚 《北方金融》2022,(1):94-98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加剧,对宏观审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巴西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特点及趋势,提出建立合理的宏观审慎组织框架和协调机制、渐进审慎的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引入合适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加速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构建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借鉴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经验,明确我国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实践探索课题,提出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宏观审慎调控工具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构建应对资本流出风险的审慎管理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复杂经济金融环境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2016年起人民银行正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逐渐完善。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42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对银行稳定性具有负向效应,降低了银行稳定性;跨境直接投资则增强了银行稳定性;跨境间接投资弱化了银行稳定性。第二,资产价格和流动性错配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第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跨境资本流动和银行稳定性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利于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则弱化了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有效宏观审慎监管;二是对跨境资本流动实施分类监管。三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针对不同类别跨境资本流动施以相应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构建具有宏观审慎监管的DSGE框架,分析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模拟分析不同类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1)在政策抵御外部冲击方面,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能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增速、抑制汇率风险;(2)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合使用会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其中价格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更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3)在政策协调搭配方面,面对国外利率冲击,数量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时经济波动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均较小,然而面对技术冲击,两者搭配反而会增加社会福利损失,不利于经济稳定。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当局有效制定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作为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愈加受到重视。聚焦外汇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直接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来降低资本流动风险,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国内金融风险从而有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银行非核心资金和未对冲的外汇风险三种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动及其风险,虽然有效性总体得到认可,但不同渠道间依然存在一定异质性;第二,虽然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跨境溢出和政策漏损受到的关注较少,但已有研究基本证实了政策漏损的存在及其对有效性的影响;第三,部分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对跨境资本流动带来间接影响,且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入风险。本文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跨境流动急剧增加,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不断加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给各国的政策制定和金融稳定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应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对国际经验的总结,旨在为更好的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资本流动管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支柱”调控框架中货币政策侧重稳定物价,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宏观审慎政策侧重逆周期调节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并不尽一致。针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在一个经济周期里两种政策可能会产生冲突:复苏阶段产生I型冲突,即扩张的货币政策与扩流入的宏观审慎政策两者可能存在冲突;经济高涨阶段产生II型冲突,即紧缩的货币政策与控流入的宏观审慎政策两者可能存在冲突。运用我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些年以来存在4次可能产生冲突的时机:2010年3季度至2012年2季度、2014年3季度、2015年1季度和2018年2季度。最后提出通过识别风险、加强政策目标设计与协调、降低协调成本三大措施,促进双支柱在跨境资本流动领域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跨境资本流动的DSGE模型,从脉冲响应和福利损失两个方面探究“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搭配的有效性及适用性。研究表明:第一,相比单独实施货币政策,我国实施“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搭配能更有效地调控跨境资本流动,缓解外生冲击对国内经济金融的影响。第二,不同外生冲击下,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跨境资本流动的调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数量型工具适用于国内外利差大、外部冲击强度大的情形,而价格型工具适用于日常外部冲击较为温和的情形。第三,不同资本账户开放度下,“双支柱”调控框架下的调控效果均好于单独运用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且政策工具适用情形不变。据此,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开放进程中,我国应坚持“双支柱”调控框架,推进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创新;加强外部资本流动监测与预警,及时识别外部冲击来源,根据不同冲击特点相机选择政策工具搭配。  相似文献   

11.
I show that venture capitalists' motivation to build reputation can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mitigating information frictions and helping firms go public. Because uninformed reputation‐motivated venture capitalists want to appear informed, they are biased against backing firms—by not backing firms, they avoid taking low‐value firms to market, which would ultimately reveal their lack of information. In equilibrium, reputation‐motivated venture capitalists back relatively few bad firms, creating a certification effect that mitigates information frictions. However, they also back relatively few good firms, and thus, reputation motivation decreases welfare when good firms are abundant or profitable.  相似文献   

12.
巴塞尔资本协议按照资本质量以及弥补资本损失的能力,将银行资本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股本等属于核心层的资本;二级资本则包括普通准备、次级定期债务以及混合资本工具等;三级资本包括一些期限较短的定期次级债务,目的是应对市场风险.对于二级资本中的混合资本工具而言,巴塞尔协议规定,混合资本工具包括一系列同时具有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特性的工具,其共性为:无担保、从属性;期限一般为10年以上甚至永久;偿还次序低于或等于长期次级债务;在约定的情况下,在债券到期时,混合资本工具可以延期支付本金和利息;混合资本工具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比例最高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We derive the optimal labor contract for a levered firm in an economy with perfectly competitive capital and labor markets. Employees become entrenched under this contract and so face large human costs of bankruptcy. The firm's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therefore depends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se human costs and the tax benefits of debt. Optimal debt levels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served in practice emerge without relying on frictions such as moral hazard 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sistent with empirical evidence, persistent idiosyncratic differences in leverage across firms also result. In addition, wages should have explanatory power for firm leverage.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资本流动与资本账户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印度资本流动的大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内容.印度的资本账户开放对印度意义重大,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其关键就在于渐进式改革的推进,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阙方平  黄超 《银行家》2012,(1):39-41
正长期以来,我国民间金融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认可,除极少数渠道外,均以"非法"的形式存在,民间资本没有获得应有的增值能力。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打开了一扇大门。经过多年发展,民间资本已是银行业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发现,受传统观念、自身实力、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资本转化为银行资本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资本监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而现有研究对资本监管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从MM理论出发,逐步分析并得出:银行自身经营的特殊性、银行作为一般企业所追求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行为以及银行作为特殊企业所得到的银行安全网保护等因素使得银行形成不断提高最优资产负债率和降低资本充足率的内在机制,逐步分析不同情形下的银行最优资本结构,进而说明资本监管对于维系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和审慎性以及减少银行破产而导致的负外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s, Capital 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capital requirements, deposit insurance and franchise value on a bank’s capital structure. We find that properly regulated banks voluntarily choose to maintain capital in excess of the minimum required. Central to this decision is both firm franchise value and the ability of regulators to place banks in receivership stripping equity holders of firm value. These features of our model help explain both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large mortgag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s and the recent increase in risk taking through leverage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model are useful in guiding the discussion of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s.  相似文献   

18.
19.
We develop a firm-specific measur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angible asset—organization capital—and document that organization capital is associated with five years of future operating and stock return performance,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Thus, our organization capital measure captures firms' fundamental ability to generate abnormal performance. We also find that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ur measure of organization capital, showing that the measure indeed reflects managerial ability.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     
《新理财》2007,(10):4-4
证监会六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上证所发布实施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