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给颇具区位优势的江西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域的现状入手,提出江西对接应该采取的品牌策略以及“3 2”的泛“长三角”模式,并对打造环鄱阳湖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长三角”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客观地评价了“长三角”对外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进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文 《中国海关》2004,(6):20-23
中国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以简称“朱三角”)、长江三角洲(以简称“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带。一段时间以来,长三角与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两驾马车.他们在进入21世纪后显得更加矫健有力,共同拉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王玥 《理财周刊》2005,(2):32-3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长三角区域创造的诸多热点中,房地产经济更是炙手可热,许多的“房产大鳄”在长三角地区亦有着长远的项目规划,而这些项目也是值得有购房打算的读者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2003,(7):8-8
SARS的突然肆虐,打乱了中国正常经济生活的秩序。世界社会密切关注被“非典”阴影笼罩着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一些好心朋友为中国捏一把汗,担忧“非典”将导致中国经济“伤筋动骨”。  相似文献   

6.
夏明 《市场周刊》2009,(2):24-28
长三角经济圈飞速发展的背后,作为主要引资平台的开发区扮演者及其重要的角色。然而,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下,长年吸收外资占全国35%以上的长三角,今年吸纳外资的步伐明显放缓。在引资乏力的状况下,长三角经济开发区也走到“十字路口”,急待突围。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经济开发区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不言而喻。据相关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7,(9):15-15
被喻为民间“股神”的“带头大哥777”被捕了。2007年6月,名为“带头大哥777”的股评博客被勒令关闭,但此前,在其开博不到3个月时间里,单日最高点击量超过150万人次,总点击量累计1548多万人次,超过了素有“中国第一博”之称的徐静蕾。  相似文献   

8.
莫栎 《市场周刊》2009,(2):29-31
中国经济正遭遇周期性回落及经济转型的叠加压力。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长三角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在日前由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举办的一次区域发展高端论坛上,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长三角区域内一些基层政府及企业中存在的冬眠、过冬、淘汰、埋怨“四论”须警惕。面对困难,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只想忍一忍等待环境好转“重操旧业”,这样愿望将会落空。  相似文献   

9.
从“波音”飞机、“沃尔玛”超市、“可口可乐”饮料,说到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从中国企业跳出“本土藩篱”,说到革除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弊端。5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通纵论全球经济一体化给“长三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解说政府、企业应如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高洁 《市场周刊》2008,(8):22-25
“苏通大桥胜利贯通,长江三角洲这一最富活力的经济区域,从此迎来了“第三增长极”。不只南通,整个苏中、苏北地区,都跨进了和上海、苏南“无缝对接”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