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也谈“假日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燕 《北方经贸》2005,(6):104-105
“假日经济”近年来方兴未艾,“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文章着重分析假日经济的特点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旨在倡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消费的健康发展,使“假日经济”实现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牛生 《商场现代化》2006,(23):244-245
阐述了铁路运输企业如何根据“假日经济”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商机,推动铁路客运营销深层发展。分析了铁路运输在“假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铁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出要使“假日经济”成为铁路稳定牢固的效益源,必须把住“假日经济”的脉博,抓住观念、运力、质量、调查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假旅游消费的理论分配民前景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 《消费经济》2001,17(4):26-28
一年多来,腾“假日经济”的报道及评论虽已司空见惯,但未见“假日经济”的定义,“假日经济”一词在现实生活中虽有所特指,但其仙涵与外延均未有严格的限定,为使理论分析得以开始和继续,笔者试将“假日经济”或“长假经济”定义为,由我国1999年10月延长公共假期所引发的、以城镇居民自发外出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集中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4.
叶俊 《商》2014,(30):230-230
自2000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五一”、“十一”长假政策,“假日经济”迅速发展。现在已成为我国消费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本文集中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假日经济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个判断,以期能够为假日经济的研究和对政府的相关决策做出一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假日经济是“有钱”与“有闲”有机结合的现代大众消费经济。当前,我国假日经济逐渐由粗放向集约发展,成为我国市场消费的新亮点。。加强政府对假日经济宏观调控、提升假日消费理念、重视假日休闲市场的开发,加强金融服务与创新,建立健全假日信息统计指标体系等,成为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的必然选择,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五一”、“十一”长假使人们认识了什么是假日经济,而且事实上像旅游、零售等行业也已尝到假日经济的甜头,但假日经济对电脑市场的影响又如何呢?请看本刊记者在国庆节期间对中关村电脑市场的现场报道及经济学专家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假日经济”现象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纪任 《消费经济》2000,16(3):28-30
“假日经济”已介的一个热门话题。“假日经济”的发展,对繁荣劳动力市场、活跃供给、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假日消费的出现,对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假日经济”现象入手,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商家、政府消费三者角度对如何引导假日消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金周假日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已经6年,伴随这种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假日经济”现象也被众多人关注“假日经济”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使“假日经济”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者效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去年国家延长部分法定假日后 ,“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长假给人们的出游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旅游、娱乐、休闲、购物为主要特征的“假日经济”应运而生。价格这把双刃剑 ,在假日经济经济中同样起着双重的作用 ,相关价格安排、管理得好 ,就能促进假日经济的良性发展 ;反之 ,价格安排、管理不好 ,价格无序 ,宰客不断 ,必然会阻碍假日经济的发展 ,因此 ,加强价格管理 ,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假日经济的发展 ,已成为各地价格管理部门一项新的工作任务 ,笔者认为 ,要完成好这项任务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充分认识假日经济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调查研究假日经济的特点和对价格管理的要求 ,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规范价格行为 ,维护价格秩序 ,确保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二、要走出两个认识误区。目前 ,在假日经济面前 ,对加强价格管理存在两种相反的思想 :一是主张全面上调价格 ,认为机遇难得 ,恨不得一年的利润在几个节假日里完成 ;另一种思想是主张全面下调价格 ,吸引游客。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 ,并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如果实施前一种观点 ,必然...  相似文献   

10.
论假日经济与营销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聚河 《商业研究》2004,(4):177-179
从营销创新的角度阐述我国“假日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营销观念、营销主体、营销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假日经济中存在的主要营销问题。假日经济不能只注重黄金周,假日经济并非旅游经济;应充分考虑市场细分不够,定位不准;营销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生产有地方特色、能引起冲动型消费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代礼正  丁强 《商场现代化》2006,(3S):291-291
黄金周假日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已经6年,伴随这种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假日经济”现象也被众多人关注。“假日经济”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使“假日经济”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者效用。  相似文献   

12.
郑婷 《消费导刊》2014,(7):45-45
自我国实行“五一、十一”的黄金周以来,假日旅游就越来越热门,假日经济这一新的经济现象就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假日经济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假日经济的发展还并不成熟,其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假日经济,特指人们在节假日中由于人的集中消费所引起的一种经济现象。假日经济的实质是假日消费经济。假日经济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因而在发展初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本文列举了我国假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体育消费与假日经济的相互关系,认为体育消费与假日经济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从政府、消费者和经营者三方面提出发展假日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卓鸥  辛海兰 《商业研究》2001,(12):66-68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市场启动乏力是困扰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假日消费所带来的“井喷”式的消费热潮,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人们似乎从中看到了拉动消费的法宝。喧哗过后,方方面面也逐渐趋于冷静,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思考“假日经济”现象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真实作用。“假日经济”这一新名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许进 《江苏商论》2002,(10):84-85
“假日经济”,顾名思义,是由于节假日的出现和延长而产生的一种消费热点现象,是从属于消费经济的一个范畴。从其实质来看,“假日经济”是对节假日特别消费现象的概括与反映。  相似文献   

17.
张翔 《广告大观》2007,(3S):117-118
目前,我国每年的公休假日已达114天,几乎占全年总天数的1/3。而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重大而独特的节假日,更是为假日经济推波助澜,被称为“黄金周”,节假日期间,全国各地,假日经济亮点纷呈,商场火,超市爆,酒店餐馆家家爆满,旅行社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假日消费成为居民消费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是一种趋势,假日经济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假日经济"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有信  李新慧 《消费经济》2002,18(3):60-61,44
"假日经济"是以城乡居民的节假日消费为主题的消费型经济.我国的"假日经济"真正形成规模并发挥其功能,始于1999年国庆节第一个长假,现已经历了9个黄金周."假日经济"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假日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消费者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变化是"假日经济"形成的直接原因,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假日经济"形成的重要动力,政府的有关决定是"假日经济"形成的助推器,媒体引导是"假日经济"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消费购物,从而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牵扯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在假期刺激需求来拉动供给,最终带来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然而“假日经济”虽然叫得响亮,其实质和潜力却远没有被商家正确认识,导致消费市场被不合理开发,造成了“黄金周”红红火火和节后冷冷清清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20.
假日中的平衡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日经济从实行“双休日“制度开始初露端倪,到颁布实施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渐成气候.在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新千年第一个春节、春暖花开的“五一“这三个长假日里旅游景点人如潮涌,各大商场人流如织,宾馆酒店排队预约……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假日经济“扑面而来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