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从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不确定预期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不确定性低于经营性收入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大,收入多元化降低了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不同来源收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分析,发现市场经济改革后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负影响,并且工资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经营性收入。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角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预期进行分析,通过基尼系数对农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模型分析,得出收入差距扩大是产生收入不确定性感受增强的一个原因,并且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收入差距的增大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负影响。提出相应建议以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扩大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5.
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居民消费率偏低。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属于两个根本不同的收入群体和消费阶层,城乡居民的消费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存在明显差异。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扶持,降低城镇居民支出不确定性预期等,是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收入不确定性是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严格从不确定性的定义出发,选择"预期收入离差率"这一指标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然后从不确定性程度、不确定性方向和不确定性心理状态三个维度来考察收入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的不确定性程度、不确定性方向以及不确定性心理状态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不确定性方向和不确定性心理状态的影响呈现非对称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劣于预期"的负向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心理的未减弱状态表现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笔者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使用1990年一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相比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大;2000年以前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最大,2000年以后住房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大,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笔者利用1998—2008年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以及房价、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房价、利率和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著影响;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分别达0.83和-0.21;利率和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教育和医疗等体制改革导致的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随机动态优化的框架下,考虑中国经济的具体特征,重新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理论模型.其要点是:消费支出本身就具有外生不确定性;"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中制度变量的演进具有马尔科夫性.在一般性的不确定性设定下,我们解出了解析解并论证:支出和收入的双重不确定性增强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中国式改革的性质导致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我国平均消费倾向将呈现一个"U"形变动.文章最后给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特征与跨期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贤锋  汪浩瀚 《经济地理》2006,26(4):610-613,6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消费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上的显著差距。文章立足以上情况,对我国转型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结构和跨期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了消费偏离产出轨道的反常现象,表现出超速下降和恢复迟缓的特征。文章为了探讨该谜题背后的经济原因,通过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家庭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和就业质量下降导致的劳动力市场资源错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单纯的失业率上升仅会起到触发作用。其中,劳动力市场资源错配问题将会造成长期影响。同时,文章也发现疫情对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人员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具体而言,由于大企业员工受到的失业风险和收入不确定性较小,因此疫情主要通过社会平均工资来影响退休后的收入。但对于中小企业员工而言,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导致的收入结构性变化具有累积作用,这就导致中年群体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因此根据文章的结论,保就业不能仅仅围绕就业数量,还要稳住就业质量不下降,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尽可能避免劳动力市场资源错配带来的家庭永久性收入损失和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的长期效应。另外,中小企业就业者和青年群体受到的消费负面影响最大,他们受到的就业冲击最大,应保障其就业与收入。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制定更加精准、可持续的稳就业和促消费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城乡金融发展会通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消费预期、降低流动性约束和城乡金融中介成本等来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在控制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负担比、居民人均医疗支出、居民人均教育支出、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的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显著正相关。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仅需要有效破解城乡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还需要加快城乡经济的发展,强化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帅  王征兵 《财经科学》2012,(10):100-108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提供的9省区面板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2004—2009年收入不确定性、偏好对居民食物安全的影响,同时对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对居民食物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明显强于收入水平提高产生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东部居民食物安全状况要明显好于中西部,城乡居民食物安全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蛋白质摄入的营养需求上;我国总体食物安全框架的重点应该是在保证食物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平衡差距。  相似文献   

14.
赣州农村地区居民消费受到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很大,这种不确定性预期是来自多方面的。论文从"流动性约束影响"和"收入不确定性预期影响"两个方面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做实证分析研究;针对不确定性预期对赣州农村居民消费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与之相伴的是消费信贷的大力发展和居民投资性支出倾向的增加。消费信贷能促进消费和资产购买的增加,资产价格增速的扩张使消费对收入的变化更加敏感,现阶段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对资产购买的刺激作用要大于对消费支出的刺激作用。我国应保持宏观政策,尤其是就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与速度,塑造稳定的收入增长预期。  相似文献   

16.
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拉开,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差异,结合收入与消费两方面,对居民进行经济分层,有利于正确认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合理消费,促进增收。  相似文献   

17.
文章把不确定性纳入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分析,说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居民金融资产总量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资本市场上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资本性资产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1992年~ 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持久性动力。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均有不断增加,但平均消费倾向却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物价指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未来预期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树立藏富于民理念、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领域的投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等,既是关注民生的政策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德开 《技术经济》2006,25(5):24-27
近年来,我国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但房价仍在消费者承受范围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并未出现普遍的暴利行为;居民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没有明显的增加。由于公共产品不足,居民家庭教育和医疗支出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购房能力相对下降。消费者越来越不敢花钱,也就越来越觉得住房价格高,因此,公共产品缺乏是造成住房价格偏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